白手起家、以信念和夢想鑄就阿里的馬云,從最初的18羅漢創始員工,發展至今擁有數萬員工;從杭州的湖畔花園起家,到去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敲鐘,從PC端到移動端,從馬云到張勇……20年間,阿里以電商為支點撬動了整個互聯網,撒下一張商業大網。阿里巴巴如何走到現在?它背后的管理機制是怎樣的?我們到底向它學什么?曾任阿里巴巴文化布道官的王建和,對阿里巴巴的管理三板斧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實戰操練,十年磨一劍,潛心打造《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阿里鐵軍團隊管理實戰教程》,手把手教中小企業管理者“修煉內功”。
阿里精神已融入血液
王建和身上有很多標簽:阿里鐵軍9年老兵,阿里巴巴文化布道官,實戰派管理專家,成長引力創始人,正和島年度合作講師,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大等客座講師……在這些標簽里,王建和最受用但也最想摘掉的是阿里巴巴的標簽。
作為一個阿里工作九年的老兵,王建和經歷了從一線業務人員到管理者的完整過程。身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阿里鐵軍中的一員,阿里精神已經成為王建和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在阿里的九年,只是我眾多經歷里的一個段落。但阿里帶給我的能量卻讓我一生受用。”王建和在提到阿里帶給自己影響的時候用了三個詞:夢想、利他、知行合一。
夢想在阿里無處不在,甚至可以說夢想已經成了這家公司最底層的基因。王建和表示,在阿里參與的任何活動,無論是大型的還是小型的,無一例外都會有夢想的因素。在阿里巴巴二十周年晚會現場,馬云發表的卸任演講中依然提到了“夢想”。“我是不會停下來的,阿里巴巴只是我很多夢想中的一個而已。”
從最初“讓天下的生意不再難做”這個樸素的夢想,到如今服務數億消費者,更為耀眼的是在今年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創下的“阿里奇跡”,真正讓人們見證了夢想的力量。根據公開數據顯示,“雙十一”阿里巴巴旗下各平臺總交易額達2684億元,較去年的2135億元上漲約25.7%,與消費伴生的物流訂單,也再一次刷新了世界物流新高度,全天達到12.92億。其中有一個數據格外顯眼,即當晚的交易峰值達到54.4 萬筆/秒,是2009年第一次雙十一的1360倍。
夢想每家企業幾乎都有,但為什么阿里巴巴的夢想能實現,那是因為加入了“利他”的基因。馬云曾經是一名老師,老師是發自內心希望學生超越自己的,是希望學生能出人頭地,這就是一種利他精神。阿里的團隊之所以能達到招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即勝,勝之即散的組織效率,就是因為底層中的利他精神打得很好。
“這些看似很理想的東西,當你不斷地去傳遞、去宣導,慢慢地就會形成一種氛圍。阿里能形成這樣的高效組織,其實就是源于這種貢獻精神,利他和成人達己的底層基因。而要做到這兩點,就需要知行合一,去執行、去貫徹。”王建和如是總結道。
企業文化=老板文化 根在客戶價值
馬云不懂技術,靠著管理讓阿里巴巴成為中國最優秀的企業之一。那么,管理的秘訣在哪里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江湖上流傳很久的“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
“管理三板斧”是阿里的原創理念和管理之道,文化是成就企業的根本特質。阿里之所成為現在強大的阿里,就是因為它極富生命力的企業文化。
據世界銀行統計,美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大約是40年,而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4.5年,民營企業則更短,只有2.5年。民營企業壽命短的一個因素就在于缺少企業文化。一個公司的文化是從哪里來,王建和給出了自己的認識。“企業文化基本等同于老板文化,是老板在對客戶理解之上而衍生的文化,和老板的個人特質是分不開的。而歸根結底,老板文化來源于業務,業務背后是客戶,也就是客戶價值。價值觀創造價值,一家公司的根應該是從客戶價值出發的。”
王建和表示,很多大公司在價值觀方面的第一條全部是關于客戶的:阿里巴巴價值觀的第一條是客戶第一,華為價值觀的第一條是以客戶為中心,58同城價值觀是用戶第一。
杰克·韋爾奇曾經說過,“一家公司的客戶思維是這家公司偉大的特質。”在王建和看來,客戶思維體現在圍繞客戶利益和客戶體驗做長期主義的實現,而貫徹長期主義的背后則是由價值導向。離開阿里后,王建和給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做了很多培訓,但有太多的管理者很難貫徹客戶思維,“都有點急功近利。”王建和毫不諱言。
“但也有真正想好好修煉內功的,像啟慧工場就是這樣。做教育沒有好的初心是做不長久的。啟慧工場從創立之日起就是要讓科技賦能教育,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產品設計思路也是以用戶為中心,在運營過程中也是在積極踐行利他精神,很難得,這樣的企業是會有生命力的。”
從“道”到“術” 為中小企業賦能
王建和現在還有一個身份是“創業者”。“這些年,我服務過很多企業,同時也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我的企業在經營管理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于是,我接受了一些商學院的系統教育,并將我在阿里管理實戰中總結的經驗不斷地提煉、打磨和萃取,最終指導實踐。可以說我是從實戰走到了理論,又從理論回到了實戰。”王建和坦言,希望這本書為廣大中小企業管理者提供從“道”到“術”的全方位指導,為之提供一套簡潔、實效、有結果的管理體系。
談到最后,王建和分享了阿里巴巴三句土話,和廣大創業者共勉:
第一句是極度渴望成功,愿付非凡代價。
第二句是勇敢向上,堅決向左。這里的勇敢指的是積極承擔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以外的責任,這會讓你快速成長。左與右指的是舒適圈的邊界,向右是舒適圈,向左是非舒適圈,我們一定要跳出舒適圈,這就是堅決向左。
第三句是使我們痛苦的必定使我們成長。
“可以說正是這些土話在不斷打造著阿里人的思維理念,也只有不斷的清晰這些理念,我們才會發現目標就在遠方。其實組織與團隊都是如此,只有底層動力清晰了,才能點燃每個人內心中的那團火,畢竟借來的火點燃不了自己的心,只有讓自己去清晰和點燃心中的那團火,才是一個企業真正的生命力!”王建和希望這本書能真正點燃管理者心中那團火,為中小企業賦能。
原標題:《“布道者”王建和:在阿里的那九年讓我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