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維克在做“如何應對失敗”的研究時,曾做過一個試驗:她給一群小學生一些特別難的字謎,然后觀察他們的反應。
她發現,一些孩子會拒絕面對失敗,沮喪地丟開字謎,或假裝對字謎不感興趣;另外一些坦然地承認和接受自己解不出字謎的現實;但是,也有一些孩子興高采烈地做著這些解不開的難題。
一個孩子快活地說:“太棒了,我喜歡挑戰!”另一個則滿頭大汗,但難掩愉悅:“猜字謎能讓我增長見識!”
德維克隨即意識到, 這個世界上確實有些人能從失敗中汲取動力。
他們區別于他人之處,在于其持有的信念——“成功和才能,是在挑戰中因努力而獲得的,并非固定值?!彼龑⑦@種心態稱為“成長型心態”。
與之相反,另外一種心態,認為“才能是天生具備的一種相對固定的特質”,就是“固定型心態”。
面對失敗,持有成長型心態的人會認為:智力不是固定值,而是可以后天培養、成長和開發的。因此,他們愿意接受挑戰與反饋,并會更快地調整。
相反,擁有固定型心態的人,面對失敗,則認為是自己才能或智慧不夠,不愿意承擔風險和付出努力。他們把承擔風險和努力嘗試當作有可能泄露他們缺點的潛在機會。
德維克說,她在20多年關于兒童和成年人的研究中發現,你所持有的觀念,深深地影響著你的生活之路。
那些相信智力和個性能夠不斷發展的人,與認為智力和個性根深蒂固不可變、本性難移的人相比,會有顯著不同的結果。
所以,要想成為終身學習者,你必須改變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