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的金融戰略
從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來看,要實現鄉村振興,需要進行財政資金支農機制的改革創新。機制創新主要從整合和撬動兩個方面著手。整合就是充分發揮統籌引領作用,集中體現在最新成立的農業農村部上,新部門整合了有關農業投資項目的全部職責,可以把各類涉農資金盡可能“打捆”使用,形成合力。撬動就是發揮政府的作用,通過以獎代補、貼息、擔保等方式,發揮金融杠桿作用,引導資金助力鄉村振興。
要實現鄉村振興,就要進行農村金融創新。從機制建設上看,落實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需要適當下放縣域分支機構業務審批權限,解決投放“三農”貸款積極性不足的問題。政府要讓金融機構把錢投向農業,可以進行政策性的兜底保障,對優秀機構采取獎補手段予以鼓勵,促進資金向農業傾斜。從機構建設上看,要優化村鎮銀行設立模式、提高縣市覆蓋面,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支持現有大型金融機構增加縣域網點,解決投放“三農”貸款市場主體不足的問題。
要實現鄉村振興,還要鼓勵社會資本的參與。這里首先就要強調相關產業的扶持問題,農村的種養業、農業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旅游業都是現在很火的支柱產業,值得大家用心去建設。其次,社會資本的進入方式是怎樣的?是通過借貸?參股?還是控股的方式?都有待商榷,但不管什么方式,都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利益鏈接機制,能夠通盤考慮如何付息、怎么分紅,有無返還,原料優惠等等問題,才會讓社會資本無后顧之憂。
要實現鄉村振興,更要進行風險機制的創新。眾所周知,農業因其獨特的性質導致參與的風險非常大,因此政府如果想通過涉農產業發展來引導鄉村振興,將來就必須要大力支持農業保險業和期貨業的發展來降低參與農業的風險,以此促進資本的融通。
■ 鄉村振興金融模式的創新
鄉村振興需要各方面資源的統籌利用,其本質關鍵就在于金融扶持戰略。尤其是在當今資源爭奪的全新時代,資源就是財富。因此國家強調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資金引進來,通過供給側改革調整結構,促進內部消費,把資金留住。
既然鄉村振興的核心是金融問題,那么錢從何而來?鄉村金融要如何發展?
早在2017年,農業部就已經按照緊密貼合農民需求、覆蓋區域廣、信貸投放量大、風險防控機制合理等標準,擇優評選了“政銀擔”、“政銀保”、“銀行貸款+風險保障補償金”、“兩權抵押貸款”、“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農機金融(融資)租賃“雙基聯動合作貸款”、“互聯網+農村金融”、“農業領域PPP”等10個經典、易操作的模式,通過公開發布的形式向全國進行推廣,并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出臺配套政策,加大創新推廣力度,進一步滿足農民金融服務需求,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
■ 鄉村振興的金融對策
上述都是向全國推廣的比較成熟的模式,從中難得到關于鄉村振興金融戰略的對策啟發。鄉村振興,不僅意味著要用好產業政策,同時還要夯實產業基礎,積極嫁接金融機構,慧眼選對金融方式,創新金融行業產品,更新傳統運營理念。
最后,分享我為甘肅紅星偉業農業科技公司設計的一個的“驢聯體”產融結合商業模式,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助益。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模式能兼顧做到“保驢”、“保錢”和“保人”,能夠有效促進全產業鏈的發展和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從而以“驢聯體”的模式推動甘肅的養驢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