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個天大的夢
分析完行業趨勢,知道了未來發展方向,老板內心是不是就有了希望?同時又找了專家和行家,他血液里會充滿了力量。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不短,他做夢也做得夠久了。接下來跟員工講的時候,員工就能感受到老板要來真的了。
什么樣的老板能成功?一開始講他要做的事就收不住,講起來之后他根本不管聽者的感受,把自己講得渾身都起雞皮疙瘩,整個人都陷入一種“魔怔”的狀態。比如吃飯的時候,只要提起這個話題,他就滔滔不絕,最后一頓飯吃了兩三個小時,但是飯其實沒吃幾口,而且他也不讓周圍的人吃。
一個老板只有到了這種狀態,滿腦子都是同一件事,他的夢才有實現的可能。
人能不能成事,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叫人事合一。當一個人和一件事是一體的時候,他離成功就不遠了,不管他的公司現在規模多小都沒關系。當一個人滿腦子都是那個夢的時候,他一定會想辦法完成那個夢。
這樣的人有幾個特點:
第一,當一個人24小時滿腦子都是一件事的時候,按照正常人的眼光看,他甚至有點神經兮兮的了。大成者其實大都經歷過神經兮兮的階段。
有的人連學都沒上過,為什么能把事業干得那么大?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個真相,他們自己對公司最大的貢獻就是做夢,然后由其他人把他們的夢變成現實。
這樣的人往往膽子大。膽大的直接表現形式就是愿意做夢,而且是做青天白日夢。他們覺得自己這輩子比文化、比知識比不過別人,于是只能比財富了。
他們天天沉浸在夢里,看人的神情都不太對。別人會說他們有毛病。但是沒關系,他們自己信自己。
第二,當一個人滿腦子都想著要把夢完成的時候,他就不想跟身邊人說太多自己內心的想法,因為他覺得這是個實現夢想的好機會,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但是他又沒方法,他只會做夢。
他天天想著這件事怎么干才能成,結果怎么都想不出來,甚至半夢半醒的時候,忽然覺得某一招不錯,就會馬上拿筆記錄下來。到后面,會越想越清楚,越記越明白。
2、找能干的人和自己一起干
忽然有一天,他夢醒了,開始懷疑自己要做的這件事情能否實現。“靠我自己肯定不行,只能找全天下最能干的人跟我一起干才有可能行。”那誰是最能干的人?放眼全國,他終于找到了一個人。見了面之后他就給那人講夢,今天講一個半小時,第二天同一個時間又來講一遍,連續講七天,把那個最能干的人說服了。
他找的人學歷非常高,書讀得多,膽子小,但是儲存的知識多,會分析。這個人心里會想:看來他的夢是真的,因為他每次說的都一樣,每次都說得那么有激情,如果不是真的,他說不出來。“我跟過那么多老板,就沒見過像你有這么大夢想的老板,我這輩子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夠把別人的夢想變成現實。”
兩人一拍即合。
3、真心實意對他好
與人才一拍即合之后,老板會想:人才為什么愿意跟他一起混?得怎樣做才能把人留住?只有一種辦法,要真心實意地對人才好。
怎樣做才是對人才好?在他沒來工作之前,先把他老婆的工作安排好,把他孩子的上學問題解決了。現在買不起房子,至少給他租一個比較好的房子,用點好的家具,不能讓他有后顧之憂,畢竟事情是他在做。
人才上班之后,老板把車鑰匙拿出來,說:“公司這么多年一直沒發展成特別大的公司,就這么一臺好車,從今天開始這車就給你開了。畢竟是你在做事。”
進了辦公室之后,老板就把自己東西都收拾好打包拿走,跟他說:“因為咱公司沒多大,我這辦公室大一點,你就坐這間辦公室,因為畢竟事情是你做的。”
人才握著老板的手說:“我見過那么多老板,除了沒見過像你這樣有這么大夢想的,我還沒有見過格局、品行像你這么好的。你放心,我無論如何也要把你的夢想變成現實。”
如果一個老板天天忙的是這三件事:做個天大的夢(做夢),找能干的人跟自己干(找人),真心實意地對人才好(分錢),公司的發展速度肯定就不一樣。
當你的夢堅定了,很多事情自然就不同了。你的夢堅定了,內心深處就會產生一種快樂,因為你會發現你是為希望而活著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