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要大力發展服務業,服務業最大的功能是解決就業。過去我國GDP增長一個百分點就能解決約1000萬人的就業,所以當時要“保8”。但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是成反比的,因為基數提高了。所以,現在單純靠經濟增長速度解決就業存在難度,要通過大力發展服務業來吸納就業人員。服務業可分為四大類。
(1)消費服務業。即滿足消費生活需要的服務。它包括餐飲和商貿、醫療和健康、養老消費服務、兒童消費服務、家庭消費服務五個部分。最近我們討論最多的是養老消費服務,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需要大力發展養老消費服務業。養老分居家養老、社會保障養老、養老消費服務三種模式。現在一些經濟基礎雄厚的人,在追求既不同于居家養老,也不同于一般養老院養老的養老模式,這種消費模式有巨大市場前景。養老消費服務不是靠養老房地產,關鍵是養老團隊的組建,這個市場對護理專業人員的需求很大。我認為,消費服務業能吸納大量進城務工的新城市人就業。
(2)商務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的功能是滿足商務活動服需求,包括五個方面。一是金融服務。二是商事服務,即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三是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機構服務。四是家庭財產管理服務。中國有很多經濟基礎雄厚的人,其財富需要有人幫助打理,這就是家庭財產管理,它會催生與之有關的私人銀行產生。五是企業園區化管理。園區化管理最終要走企業化道路,即園區建設者和服務者均為企業。
(3)生產性服務業,即滿足生產需要的服務業。它由四個部分組成。一是技術服務。如北京有一家技術服務公司,專門為全國鋼廠提供調整工藝流程、實現節能環保、開發新鋼種等技術服務。二是設計服務。設計服務屬于生產性服務,包括服裝設計、建筑設計、工業產品設計等。三是工程咨詢。四是外包服務。許多企業把自己產品的某個零部件,甚至整個產品委托給別人生產,如蘋果公司,而接受這種委托的生產者就是在做外包服務。生產分工越細,外包服務發展得越快。2015年的中國女首富藍思科技創始人周群飛就是做外包服務的,蘋果有四個零部件都由藍思科技加工生產,其中生產量最大的是手機觸摸屏。一旦企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外包服務商,就能提升自身技術創新能力,一些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就是以外包服務為入口發展起來的。
(4)精神類服務業。人的需求分為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滿足物質享受的服務是消費服務,滿足精神享受的服務是精神服務。官方對精神服務的提法是文旅產業。文旅產業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影視、音樂、戲劇等。二是收藏、非遺博物館。三是旅游、休閑、娛樂。四是文化、出版、體育。五是創意、傳媒、廣告,快手、抖音都屬這一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的2019年,文旅產業貢獻了約13萬億元的GDP,但在疫情期間受到了一定影響,相信疫情結束后會取得很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