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國家要成為世界制造中心,都必須要在下述這樣兩種比較優勢中,最起碼要擁有某種優勢:技術優勢,成本優勢。根據一個國家所擁有的比較優勢的不同,可以把世界制造中心分為兩種不同性質的世界制造中心:第一種,技術性質的世界制造中心,即通過擁有先進技術優勢而生產出別國所不能生產的產品,或者生產出比別國的產品在性能及質量上更為優良的產品,從而通過技術優勢而成為世界制造中心;第二種,成本性質的世界制造中心,即通過成本優勢而生產出比別國更為便宜的產品,也就是說,在產品具有同等的性能及質量的前提下,能生產出價格上比別國所生產的產品更為便宜的產品,從而通過低成本而成為世界制造中心。
按照上述兩種不同性質的世界制造中心的劃分標準來看,我國目前只能選擇的是成本性質的世界制造中心,也就是以低成本優勢而成為世界制造中心。低成本優勢可以由兩個方面的原因形成,一個是因為勞動力比較便宜而成本低,另一個是由于管理高效化而成本低。我國目前的低成本優勢主要是由于勞動力比較便宜而形成的,并不是因為管理高效化而形成的。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勞動力還是比較便宜的,尤其是我國目前的農業經濟中存在著巨大潛在失業者,而且貧困地區和不發達地區存在著大量的貧困人員,他們對收入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工作干,能夠維持自己生存,就愿意上崗,從而使得我國勞動力更為便宜,由此決定了我們能夠作為成本性質的世界制造中心而存在。
不過,為了保持勞動力比較便宜的比較優勢,我們應該做好兩件事:
第一,保證各種種類的勞動力都能夠比較便宜。一般來說,勞動力便宜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一般的勞動比較便宜,即稍加以崗位訓練就可以上崗的勞動力比較便宜;另一種是特殊性勞動力比較便宜,特殊性勞動力便宜是指高級技工及通常的經營管理人員比較便宜。我國的現實情況是一般勞動力比較便宜,而特殊性勞動力并不太便宜。前者便宜的原因是求職者供過于求,而后者不便宜的原因則是就職者供不應求,例如高級技工供不應求,接受過MBA教育的經營管理人員供不應求。因此,為了使得特殊性的勞動力也能夠比較便宜,我們必須大力推進技術教育及繼續教育等實用性職業教育,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高級技工及經營管理人員。可以說,職業教育是保證特殊性勞動力比較便宜最為關鍵性環節。只有通過使特殊性勞動力比較便宜,才能保證我國在較長時期內能具有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
第二,協調好社會矛盾。我國的勞動力便宜是以不發達地區的便宜勞動力流向發達地區,農村的便宜勞動力流向大城市為基礎的,這種流動一方面造成了我國的勞動力比較便宜的比較優勢,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外來的便宜勞動力與本地人的收入差距及生活水平差距較大的狀況,從而形成了一定的社會矛盾。因此,為了保持我國的勞動力比較便宜的比較優勢,我們應該認真處理好這些社會矛盾,對外來勞動力要給予真正的關懷,使他們能享受到作為公民所應有的權利,保護他們的合法地位,絕不能歧視,而是應一視同仁。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保證勞動力比較便宜的比較優勢。當然,勞動力比較便宜是一個相對概念,并不是指勞動力的收入永遠不提高,而是指相對較低。
總之,只要我們從各個方面作了工作,我國勞動力比較便宜的比較優勢,估計還會保持十余年時間,我們可以因為勞動力比較便宜而保持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但是這種比較優勢會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及人們收入的得高而逐漸消失,因而我們必須自覺地從勞動力便宜的低成本而向管理高效化的低成本轉變,并且在此基礎上,要從成本性世界制造中心向技術性世界制造中心轉變。目前我們強調我們是成本性比較優勢是對的,但不能永遠將此作為目標,而且要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而注重創造技術性世界制造中心所需要的條件,向技術性世界制造中心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