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和新質生產力不是矛盾對立的
澎湃新聞:最近,新質生產力成為非常熱的一個詞,各行各業都在討論,包括白酒企業也說,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此次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如何理解這句話?
張占斌:傳統產業包括白酒業,生產也有技術進步、新的勞動者進步的問題,也有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也不可能一成不變。產業的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都可能會隨著時代的變遷發生變化。另外,圍繞生產力的體制機制各方面也都可能有創新點,有改進的空間。
“新質生產力”引起兩會和全國的高度重視,這是好事。但也要看到,各行各業,不是一提新質生產力,傳統產業就不做了,或者我們認為不需要新質生產力的傳統行業全部推翻,不是這樣。需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傳統產業和新質生產力不是矛盾對立的,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我們要更加妥善的去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這個概念的提出,能夠至少讓各個地方進行對標,看看自己有沒有這種潛力,來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需要有這種意識和行動,用新的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通過改造促進產業向上發展,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整個產業都有一個大的提升。
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很大程度上也離不開中國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從天而降,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實事求是。做到因地制宜,結合自己的情況展開,有所為有所不為,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或者在某些小問題上有所突破,也是很大的貢獻,也是發展的進步。
本文截選自:澎湃新聞 ? 財經上下游 《專訪張占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因地制宜,政府既要有為也別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