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
加強人文關懷、重建人文精神已成了我們今天社會發展實踐中非常重要的課題。什么是人文精神?簡單說來是一種為了人、關注人、理解人、把人當成人的思想情懷,倡導人文精神就是要求我們要在目
2023-11-06
技術一方面提高了生產力,豐富了人的日常生活,但另一方面也導致了技術與人文生活之間的日益分裂。我們知道在古代社會,科學與人文尚未明顯分化因而是能夠融洽共存的,譬如中國古代的周王官
2023-11-06
自資本主義文明登上歷史舞臺,人類社會就進入了技術理性的發展時代。歐洲的文藝復興伊始,資本主義從萌芽中開始成長。資本主義文明來到世間,極大地推進了人類技術的進步與科學的發展。但資
2023-11-06
今天的互聯網時代,給人類的文化創造和文化傳承都提出了新的課題。其中最緊迫的問題就是要在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承之間找到平衡點。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當一個民族處于急劇的社會轉型期,這種文化傳
2023-11-06
在技木越來越發達的現時代,人類的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都面臨著空前的挑戰。按著文化哲學家卡西爾的說法,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因其文化而劃定了人性的圓周。而從另一方面看,人們又常常將技術的進
2023-11-06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永遠是人類文明前行的一對矛盾性主題。置身于互聯網時代,這一矛盾顯得尤其突出。一方面,互聯網將個體與世界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讓每個人都切身感到各種信息在包圍過濾著我
2023-11-06
面對21世紀人類的文化實踐,文化哲學應該體現人類文化創造與哲學反思的雙重自覺。文化哲學的理論建構不應是懸浮于社會實踐之上的抽象理性動作,它應以關注現實人類生存和發展為自己的第一要義。
2023-11-06
如何讓“文化”真正“哲學”起來,達到一種文化自覺,這應該成為文化哲學所努力的方向。一種全新的文化哲學形態的產生,必然是以揚棄傳統哲學的主客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以達到對人類現實生活實
2023-11-06
不容否認,文化哲學已成為人類在現代化實踐語境背景下的一門“顯學”。何以至此?筆者以為這與人類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在傳統農業社會,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對有限,使得人與自然的關
2023-11-06
營銷學正在快速變化且愈發復雜。一方面,營銷是一個從不缺少新概念、新理論的行業,種草拔草、私域全域、閉環開環、整合營銷、數字化轉型等等層出不窮。即便是同一個理論,在不同平臺上也會有不
2023-11-06
定位其實就是以下三點:1)什么產品?2)賣給誰?3)和競爭對手有什么不同?下面,我們以飲料市場為例,舉幾個例子。1. 可樂 VS. 非可樂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可樂誕生之前,美國市場上除了水
2023-11-06
蘋果,并非全球第一個智能手機作為全球唯一一家市值超過9000億美元的公司,蘋果公司今天的成功主要靠的是iPhone智能手機,過去10年里全球最成功的智能手機。然而,蘋果的iPhone并不是全球第一個
2023-11-06
企業級是一個美好而艱難的愿景,了解“領域驅動設計(DDD)”的朋友可能會知道,DDD 是不對企業級抱太大希望的,認為企業級的建設路徑只能是一個領域一個領域的不斷嘗試融合,換句話說,DDD 不
2023-11-06
付曉巖:數字化時代的金融服務應當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按需設計的,各類企業的服務能力各有所長,但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應當是無縫銜接、無界融合的。從簡單的接口設計到API的發展,技術已經
2023-11-06
付曉巖:這個問題體現了數字化轉型的顯著特征——架構思維向管理思維的滲透和融合。當前企業管理者絕大部分都是業務側出身的管理者,少部分領導者有過科技條線或者相關工作的管理經歷,中小銀行
2023-11-06
付曉巖:金融是經濟的血脈,對現代經濟的發展貢獻尤其顯著,而銀行業在金融中承擔著“融”和“通”兩大基本職能,并為此構建了連通世界的金融體系。金融體系的運轉效率保證了經濟的發展速度,而
2023-11-06
作為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銀行數字化轉型不僅受制于自身因素,還要時刻關注環境變化,必將是一個長期、復雜、動態的轉型過程,這也是兩份文件都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戰略高度重視的原因,本
2023-11-06
背景方面。“發展規劃”回顧了“十三五”期間的工作成果,并就此提出了需要面對的挑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容忽視”,包括大小金融機構間“馬太效應”、技術應用百花齊放而核心技術有待
2023-11-06
面對復雜問題,“分層+分域的解構”是降低”受力自由度”的最佳方法。分層思維:為了構建一套復雜系統,我們把整個系統劃分成若干個層次,每一層專注解決某個領域的問題。數字化轉型不只是單個
2023-11-06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讓知識穿過你的身體”,就是對復雜進行“抽象提煉”!抽象思維:幫助我們從大處著眼,對某種事物進行簡化表示或描述的過程,抽象讓我們關注要素,隱藏額外細節。2021年3月,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