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楊學軍 | ![]() |
課時安排: | 2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現場改善與生產效率提升》是專門針對制造業干部研發的課程,針對生產制造型企業重實戰,重案例,重操作的需求,生產效率提升的基礎——建立標準工時系統,生產效率的計算方法——一個最值得重視的生產管理命題;生產效率提升的途徑——點,線,面,體,全方位提升生產效率的方法;生產效率提升的空間挖掘——有空間才值得去投入與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的動力——員工,班組長,生產主管自動自發提升生產效率的制度設計。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1-15 14:49 |
課程背景:
針對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改善并提升生產效率:
提升人的效率和機器的效率——人機法;使動作改善卓有成效——動改法;
流程及平面布局更合理,有效率——流程法;生產效率計算更科學準確——標準工時;
多品種少批量的訂單——快速換線/換模;提高流水線作業效率——提高生產線平衡率;
使現場改善工作持續有效——建立改善提案制度并落地執行;
夯實現場改善的基礎——長效長期導入5S及目視管理......
《現場改善與生產效率提升》是專門針對制造業干部研發的課程,針對生產制造型企業重實戰,重案例,重操作的需求,生產效率提升的基礎——建立標準工時系統,生產效率的計算方法——一個最值得重視的生產管理命題;生產效率提升的途徑——點,線,面,體,全方位提升生產效率的方法;生產效率提升的空間挖掘——有空間才值得去投入與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的動力——員工,班組長,生產主管自動自發提升生產效率的制度設計。
課程收益:
● 建立精細化標準工時,標準產能;導入生產日報表,制定提高工作效率的計劃與方案;
● 明確異常項目標準化,異常記錄日常化,異常責任明確化;
● 各級干部掌握點/線/面/體,全面提升生產效率的步驟方法;設計激勵生產效率改善機制;
● 縮短作業流程,提升生產效率,設備稼動率,穩定品質,降低成本;
● 提升干部管理技術,實現干部從經驗,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轉型;
● 改善提案制度在企業的推行打,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實踐操作的演練,熟悉落地;
● 掌握全套IE七大手法運用的表單,工具——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 推動提案改善在企業的開展,讓IE七大手法四兩博千斤。
課程特色:沒有空洞的概念,只有標準的定義;沒有高調的理論,只有詳細的計算公式;沒有虛擬的案例,只有生鮮活辣的情境再現;沒有刻板的說教,只有循循善誘的引導,透過分組演練和講師點評,生產效率提升的途徑將變得異常清晰;
課程方式:理論講授+數據分析+圖片分享+工具演練+互動討論+作業考試
課程對象:制造業生產,品質,PMC,工程技術部門經理,主管及班組長級干部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工具:
引用:
《西屋評估法操作表》《寬放系數評估操作表》《生產排線圖》
原創:
《標準工時測試記錄表》《工序別標準工時分析表》《產品別標準工時分類表》
《生產效率日報表》《設備稼動率日報表》《異常工時記錄表》《改善提案表》
《改善提案達成率月(周)報表》《換線作業指導書》《改善提案表》
《人機法操作表單》(單人單機/一人多機/多人一機)
《改善提案達成率月(周)報表》《改善提案獎勵辦法》
課程大綱
第一講:生產效率與標準工時導入
一、衡量現場效率的三大指標——生產效率/工作效率/設備稼動率
工具:
1)生產效率/工作效率的計算公式,生產效率/工作效率日/月(周)報表導入
2)設備稼動率的計算公式,設備稼動率日報表導入,設備稼動率月(周)報表導入
案例:
1)生產效率/工作效率的計算案例及計算結果點評
2)設備稼動率的計算案例及計算結果點評
二、標準工時系統的導入
1. 標準工時的定義及組成與計算公式
案例:標準工時的計算案例及計算步驟與結果點評
2. 評比系數的獲得(西屋評估法的運用介紹)
3. 寬放系數的獲得(寬放系數標的運用介紹)
4. 評比系數與寬放系數的確認方法
5. 標準工時的取得路徑
6. 標準工時修訂的時機與用途介紹
第二講:5S與現場改善
1. 5S與6S,7S
2. 整理的內容/核心/目的
3. 整理的原則——三清主義——清理/清除/清爽
4. 整理四步驟——全面盤點/要與不要/怎么處理/包產到戶
5. 整頓的內容/核心/目的
6. 整頓的原則——三定一標示
7. 整頓的口訣
8. 清掃的內容/核心/目的
9. 清掃的原則——三掃一根除
10. 如何徹底的清掃
11. 清潔的內容/核心/目的
12. 清潔的原則——三不原則
13. 清潔三件事——建立標準/檢查稽核/適度獎懲
14. 素養的內容/核心/目的
15. 素養的原則——三守原則
16. 素養的要訣
17. 推行5S七步法
第三講:點/線/面/體全面改善生產效率
一、IE七大手法運用之人機法
1. 人機法的原理及運用表單格式介紹
案例:人機法的案例介紹及計算結果點評
2. 人機法改善思路一——調整工藝順序
3. 人機法改善思路二——一人雙機
課后作業:人機法學習課后作業
二、IE七大手法運用之動改法
1. 動作分六級——手指/手腕/手肘/肩部/腰部/腿部
2. 動作分級的運用——動作越小,效率越高
互動案例:手指作業能力排行
3. 每個動作的運用——雙手并用、手腳并用怎么用,注意什么?
互動案例:對稱反向是怎么回事?如何運用動作舒適原則?
三、改善提案活動的全面展開
1. 破除阻礙改善提案活動三大誤區——有效果才獎勵;誰提出誰執行;制度流程與表單復雜
2. 改善提案的三個報表——改善提案表改善提案達成率報表;改善提案獎勵辦法
3. 快速換模法的運用——快速換模的六種境界/五大步驟;線內作業與線外作業如何區分
4. 快速換線法的運用
1)流水線上的管理符號 2)換線時的三大任務 3)換線操作規范的建立
4)傳統換線方法的弊端 5)半線式換線的優勢 6)雙線式換線的操作
5. 生產線平衡的運用
1)衡量生產線平衡的四項指標:平衡率/損失率/每線每小時產能/每人每小時產能
計算案例:大線怎么排;中線怎么排;小線怎么排;超小線怎么排
2)線平衡與生產效率的關系
6. 異常工時降低
1)異常工時逐項統計,當天會簽 2)異常工時每月匯總,當月考核
3)將異常工時植入到生產效率日報表中 4)每周檢討如何降低異常工時
5)理清各個異常項目的主體責任
7. 流程法的運用
1)流程中的五種狀態——等待/搬運/儲存/作業/檢驗
工具:流程法的分析方法;流程法的表單格式
案例分析:包餃子的流程改善及改善后的效果對比
8. 平面布局的四種原則——產品布置原則;工藝布置原則;成組布置原則;固定工位式原則
第四講:動力系統與潤滑系統的建立
1. 時薪制計算
實操練習:時薪制加班費的邏輯關系和計算
2. 計件制單價與計時制單價
1)計件制單價與計時制單價的結合點
2)計件制單價中如何解決工種之間的技術差異
3)計件制與計時制的優劣選擇
4)定額計時制的運用
3. 產線干部單價包干制的運用
4. 工資,獎金,年終獎從何而來,如何做到合法/合理/合情
5. 物質系統(汽油)與精神獎勵(機油)的結合運用
現場改善的總結與宣言
1)現場改善的五大步驟;
2)現場管理的五大目標;
3)現場管理者宣言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