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湯紅 | ![]() |
課時安排: | 2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信貸風險防范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基礎工作、管理水平、員工素質等諸多方面。本課程結合銀行工作實際,圍繞《民法典》對信貸業務產生的影響,提出內控管理要求與風險防范對策,旨在全面提升信貸人員的法律意識以及風控管理水平,掌握工作中的方法與技巧,提高貸款質量,保障信貸業務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1-16 20:50 |
課程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于2021年正式施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在新法律的框架下,銀行如何防范風險,做好信貸業務的精細化管理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2021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我國銀行業依然面臨經營環境深刻變化的考驗,在激烈的競爭環境和千變萬化的市場條件下,若信貸風險防范不到位將給銀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金融業要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多重挑戰,就要防范好風險,對風險的防范要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
信貸風險防范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基礎工作、管理水平、員工素質等諸多方面。本課程結合銀行工作實際,圍繞《民法典》對信貸業務產生的影響,提出內控管理要求與風險防范對策,旨在全面提升信貸人員的法律意識以及風控管理水平,掌握工作中的方法與技巧,提高貸款質量,保障信貸業務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課程收益:
● 掌握最新的監管政策及監管要求
● 全面樹立員工的合規風險意識
● 掌握《民法典》中物權篇、合同篇中有關信貸風險控制措施
● 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提升信貸人員的法律法規意識
● 掌握信貸業務“三貸”環節中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技巧
● 提升員工的工作責任心及風控管理水平
課程課時: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銀行支行行長、副行長;信貸人員;客戶經理以及其他相關人員
課程方式:專題講授+課堂討論+案例分享+問題思考+總結提煉
課程特點:
● 教學通俗易懂,擅長把枯燥的理論變得形象化,易記易學。
● 以學員為中心,激發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員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實操能力。
● 課堂氣氛活躍,學員在寓教于樂中獲取最大的收益,學以致用。
課程大綱
課程大綱
第一講:最新監管政策要求
一、銀行業違規處罰通報
二、2021年監管重點方向
1. 持續整治影子銀行,對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的新形式新變種露頭就打
2. 對理財存量資產處置不力的機構加大監管力度
3. 大力整治名實不符金融產品,如名不符實的結構性存款、互聯網存款、類信貸、影子銀行、偽資管產品
4. 嚴格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點房地產企業融資管理規定
5. 繼續做好不良資產處置
6. 加快推動高風險機構處置
7.完善重大案件風險和重大風險事件處置機制
三、為什么銀行會遭受監管處罰
案例分析:10億虛假擔保案帶來的反思
案例分析:190億假黃金質押貸款案帶來的反思
案例分析:年初3家銀行收千萬級大罰單,背后原因令人咋舌
導入:《民法典》出臺將對信貸業務產生重大影響
第二講:《民法典》物權編變化對銀行的影響
一、《民法典》遵循原則
1. 平等原則
2. 意思自制原則
3. 公平原則
4. 誠實信用原則
5. 公序良俗原則
6. 綠色原則
二、物權編中新增居住權
1. 什么是居住權
2. 居住權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3. 居住權能不能轉讓和繼承
4. 居住權和租賃權有什么區別
三、抵押權、質權、留置權
1. 抵押權、質權、留置權清償順序改變
2. 允許抵押人轉讓財產可以不經過抵押權人同意
四、對動產浮動抵押的修改
五、修改禁止流抵條款的表述方式
六、抵押財產的范圍進行了修改
七、新增了購置款抵押權
八、動產抵押VS買受人
案例分析:某銀行與客戶李先生簽訂的養老安居協議是否合法
案例分析:主債權轉讓,未辦理抵押變更登記,抵押是否繼續有效
案例分析:某銀行通過單筆轉讓的方式將債權轉讓給社會上的企業和個人是否有效
第三講:《民法典》擔保物權的變化及應對措施
一、擔保性質
1. 典型擔保與非典型擔保
2. 擔保物權的從屬性
3. 擔保不可分性
二、保證方式的改變
1. 一般保證
2. 連帶保證
3. 保證時效
4. 主合同轉讓、變更對保證責任的影響
三、抵押權與法定優先權
1. 工人工資、農民工工資優先權及風險控制
2. 建設工程價款優先權及風險控制
3. 購房款優先權及風險控制
四、抵押登記
1. 建立動產擔保統一登記制度
2. 未辦理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的效力
3. 重復抵押、順位抵押
五、明確了實現擔保物權的統一受償規則
六、共同擔保的風險控制
1. 以共有財產抵質押擔保應防范的風險
2. 保證、抵質押混合擔保應防范的風險
七、債權人的代位權與撤銷權
八、債權禁止轉讓特約的效力
案例分析:Z銀行發生一起與B公司擔保合同糾紛案
案例分析:為什么D公司的擔保合同失去了效力
第四講:《民法典》合同變化對銀行產生的影響
一、合同的內涵及關鍵要素
1. 職務代理與表見代理
2. 合同的簽章
3. 需重點審查的合同方面
4. 合同審查的基本要素
5. 合同審查的關鍵風險控制
案例分析:張某代理D公司與W銀行簽訂的貸款合同是否有效
二、合同形式變化帶來的影響
1. 簡化了抵押合同的內容
2. 未辦理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的效力
3. 合同的委托與代理
三、合同管理及風險控制
1. 合同管理的范圍
2. 合同管理的基本流程
3. 合同管理應關注的法律風險
1)判定合同效力應依據法定事由
2)防范超越權限簽署合同
3)規范授權對外使用
案例分析:借款人騙取貸款,貸款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案例分析:某銀行與B企業的借款合同為什么存在糾紛,原因在哪里
案例分析:合同內容變更對保證責任的影響
案例分析:“簽字蓋章”等于“簽字”+“蓋章”嗎
第五講:貸款盡職調查是防范風險的關鍵因素
一、貸前調查的方法與技巧
1. 銀行流水的審查
2. 財務關鍵指標分析
1)分析企業財務報表是否符合基本邏輯關系,是否造假
2)分析企業經營活動、籌資活動、投資活動期間凈現金流的情況,由此評估企業償債能力的強弱
3)對企業主要財務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轉款周轉率,毛利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 、資產負債率等指標進行風險分析,評估企業經營情況是否良好
3. 非財務信息分析
1)借款人的人品與征信情況
2)貸款用途是否符合要求
3)保證人資格、擔保能力是否具備
4)抵(質)押物權屬狀況是否清晰
5)擔保措施能否覆蓋風險敞口
4. 交叉驗證
1)實地考查
2)通過第三方信息進行核驗
3)邏輯推理判斷
二、貸前調查實戰演練——A銀行如何向B公司展開盡職調查
案例分析:
1)D銀行發生一起貸款風險事件
2)C銀行通過對客戶財務指標分析發現企業經營異常
3)B銀行發現某企業貸款資金用途造假
第六講:貸后精細化管理是預防不良貸款產生的有效手段
一、貸后檢查的方式
1. 首貸檢查
2. 常規檢查
3. 重點檢查
二、貸后檢查的主要內容
1. 貸款用途是否按合同的要求執行
2. 經營狀況、財務狀況是否持續向好
3. 第一還款來源是否持續充足
4. 第二還款來源是否持續有效
5. 有無發生新的債務
6. 有無出現異常情形
三、貸后風險預警提示
1. 企業主發生變更
2. 涉及訴訟,涉及廉政風險
3. 與客戶關鍵人員失去聯系或聯系不暢
4. 不配合檢查,不能對報表數據提供明細
5. 上下游合作伙伴對授信客戶有負面評價
6. 為他人擔保引起法律糾紛
7. 財務報表嚴重造假
8. 為逃避債務隱匿或轉移資產
貸后管理的案例分析:
1)老客戶貸款背后的風險事件
2)F銀行發生了一起貸后疏于管理而發生的風險事件
3)S銀行發生一起企業為逃避債務而轉移資產的風險事件
4)W銀行成功化解1800萬元的貸款風險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