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張國銀 | ![]() |
課時安排: | 2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本課程通過大量實戰案例的分析和練習,以及實用有效的管理工具與方法,力圖讓您能夠快速掌握必備的管理技能和技巧,并應用到實際管理工作中去。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1-15 13:47 |
課程背景:
目前,我國企業95%的中層管理者都是從技術骨干提拔上來的,但有相當一部分從技術骨干提拔上來的新任管理者存在著諸多的困惑和問題。比如,對技術性工作始終有割舍不下的情結;對管理工作陌生,甚至在管理中無從下手;對于整理日常事務性工作不感興趣,工作忙亂,每天總有做不完的事情;對下屬總是放心不下,總想事事親力親為,生怕了一點差錯;對同事無法坦誠相待;對上級忐忑不安,時刻畢恭畢敬,誠惶誠恐,怕領導對自己不滿意等。總之,要想完成從技術骨干到優秀管理者的轉型不僅僅需要能力上的進步,更需要換位思考以達到思想上的提升。
張國銀老師從自身的經歷出發,張老師是技術型干部出身,后來轉型為管理干部,從基層主管做起,一直做到大型集團公司的總監,曾帶領過一千余人的團隊,張老師能夠深刻體會到從技術骨干走向管理者之路的艱辛與坎坷,以及如何繞過彎路,快速提升技術型干部的管理水平。同時,張老師憑借其20余年的企業管理咨詢培訓實戰經驗和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為中國中鐵集團四局、中建八局、遠電集團、四川長虹集團、阿里巴巴、海底撈等百余家企事業單位進行培訓。張老師實戰、實用、落地和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員能力的培訓課程深受學員的喜愛,學員在全情全身心投入學習的同理,也給予張老師極大的地褒獎,課程的滿意率更是達到了100%。
《左手技術,右手管理》課程幫助您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知識體系架構,確立正確的管理角色定位,以便掌握技術型管理者必須具備的技能,使您能夠快速地適應管理崗位;學會如何提升影響力,如何管理和激勵不同類型的下屬;如何更有效地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如何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如何開展團隊建設和管理。另外,本課程通過大量實戰案例的分析和練習,以及實用有效的管理工具與方法,力圖讓您能夠快速掌握必備的管理技能和技巧,并應用到實際管理工作中去。
課程收益:
● 認識:從技術到管理的角色定位;
● 清晰: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的區別;
● 改善:從對事的管理到對人的管理的轉變思路及方法;
● 方法:從一對一的管理到一對多管理思路;
● 掌握:運用多種激勵手段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 提升:團隊建設能力、工作效能、溝通能力。
課程特色:
● 系統性——課程系統架構清晰,內容前后貫穿,相互輝映,絕非單純幾個管理模塊的拼湊。
● 有效性——課程核心理論和管理技能是眾多五百強企業反復驗證的管理經驗和工作方法,具有很強實用性與時效性。
● 應用性——非傳統教學方式,旨在“學以致用,立竿見影”;每項內容都透過實際的案例和操作工具,引導學員找到解決管理問題的原則,并學習最實用的操作工具,直接拿來使用。
● 趣味性——整個培訓過程,采用學員互動,現場模擬場景訓練等多種方式,使氣氛熱烈,學員在開心之中掌握實戰技能。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中高層管理者、部門主管、后備干部、核心骨干等。
課程方式:
1. 上課方式多元化,70/30原則(70%專家理論講解、案例剖析、管理工具使用說明,30%學員互動研討、角色扮演、實戰演練),從各種方式中體驗學習,加深印象。
2. 理論講授+案例剖析+小組互動研討+情境模擬,案例貼切于實際工作,講解由淺入深、化難為易,讓學員由工作時身邊發生的事例中學習到管理的精髓。
3. 透過案例剖析與實際操作工具講解,讓學員結合自身工作進行檢查與啟發,讓學員從“做”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善注意的地方。
課程大綱
提問引出:以下幾種對管理者的描述,你認為哪一個最貼切?
第一講:從技術骨干到管理者角色認知
現場測試:從技術到管理人員自我檢測
一、工作轉型后角色定位
1. 真知灼見:十種人不適合做管理者
2. 對比分析:技術骨干與管理者的特質區別
3. 尋根探源:技術型管理者的五種思維模式
互動研討:如何做好角色轉換
4. 歸類分析:從技術骨干到管理者的障礙
5. 總結提煉:從技術骨干到管理者的優勢
二、從技術骨干到管理者轉型策略
1. 觀點認知:從技術骨干到管理者的整合性思維
2. 成功心法:管理者的上中下三層定位分析
3. 核心要領:從技術骨干到管理者的轉型原則
4. 實用技巧:優秀的技術型管理者是如何煉成的
5. 答疑解惑:管理中常見的六大盲點
案例研討:管理者不要做”傳話筒”,更不能做”應聲蟲”
第二講:從對事管理到對人管理
一、設定工作目標
互動研討:先有工作還是先有目標?
1. 對比分析:目標與目的的區別
2. 歸類分析:定量目標與定性目標
3. 重要法則:目標制定的SMART原則
課堂練習:判斷以下目標是否符合SMART原則
4. 方法實操:設定目標的步驟
二、制訂工作計劃
1. 管理定理:計劃的定義及特點
2. 觀點認知:計劃三要素及主要內容
3. 歸類分析:公司及部門主要計劃分類
4. 原理探究:計劃工作原理
5. 實用方法:編制計劃的步驟
6. 他山之石:某企業工作總結計劃實際案例
案例研討:計劃工作留空擋
三、恰當的授權管理
課堂測評:領導人授權能力測試題
1. 方法實操:權責對等
2. 方法實操:適度授權
3. 方法實操:個性化授權
4. 方法實操:循序漸進
5. 方法實操:建立“約定”
互動研討:哪些工作可以授權給下屬做?
四、有效地培養下屬
案例分析:部門王先生的做法
1. 核心要領:教練的核心價值觀和技能
2. 總結提煉:教練型領導的特點
3. 管理技巧:教練的四個策略
4. 實用方法:教練的四個方法
5. 技能實操:以見習為主的指導培養法
互動研討:作為管理教練,我能為下屬做些什么?
第三講:從一對一到一對多管理
一、加強自我管理
1. 自我反省:認識自己:個性、能力、歷練、資源
2. 總結提煉:必須養成的五個好習慣
3. 重塑自我:必須具備的五種觀念
4. 實用技巧:工作筆記法
5. 方法實操:培養結構性思維能力
現場測試:工作規劃能力自測表
6. 工作方法:把工作變得簡單的方法
二、提高團隊執行力
1. 原因分析:團隊執行力不高的原因
2. 實用方法:提高團隊成員執行力的方法
3. 不傳心法:執行力定理基本內涵
4. 實用技巧:不依賴于人的執行力管控模型
5. 實用方法:執行的機制——5R業務模式
6. 管理絕招:高效執行的“三講四化”
互動研討:員工只對_____事情負責
第四講:從團隊建設到績效考核
一、加強團隊建設
1. 歸類分析:好團隊的七個特征
2. 真知灼見:帶團隊必須要明白的六個問題
3. 實用技巧:建立凝聚力團隊的藝術
4. 實用方法:如何營造快樂工作環境
5. 答疑解惑:適合于新生代員工的團隊文化
6. 管理絕招:團隊管理的“威逼利誘”
二、團隊績效考核
1. 歸類分析:為什么要做績效評估
2. 技能實操:誰來制定績效標準
3. 實用方法:績效觀察的方法
4. 工具表單:《績效評估表》解讀
5. 實用方法:面談策略的選擇
6. 技能實操:績效面談五步法
互動研討:下屬對績效考核結果不認同,怎么解決?
第五講:從物質激勵到非物質激勵
案例引入:開寶馬與寶時捷的公交車司機
一、探尋激勵之源
1. 尋根探源:從人的行為過程來認知什么是激勵
2. 對比分析:激勵與獎勵的區別
3. 原理探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4. 技能實操:如何了解下屬的需要
5. 主題明辨:“胡蘿卜”還是“大棒”
6. 重要法則:激勵的四個原則
案例研討:為什么員工每個月拿6千還不滿意
二、零成本激勵
1. 觀點認知:零成本激勵定義與解讀
2. 對比分析:物質激勵與零成本激勵
3. 總結提煉:零成本激勵三部曲
4. 實用方法:零成本激勵五大法寶
5. 實用技巧:認可與贊美
6. 成功心法:員工最想要的竟然是這個
7. 管理工具:感情激勵法——以情感關懷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第六講:從人際溝通到管理溝通
課堂測評:溝通能力自我測試
一、人際溝通
互動研討:為什么溝而不通
1. 核心要領:溝通三律
2. 總結提煉:溝通中的五種語氣
3. 工具模板:知己知彼式溝通模型
4. 成功心法:溝通中的傾聽技巧
5. 實用方法:同理心溝通技巧
現場測試:聆聽中需要反省的10個問題
二、管理溝通
1. 實用方法:管理溝通之對上溝通
2. 實用方法:管理溝通之對下溝通
3. 實用方法:管理溝通之同級溝通
4. 實用方法:管理溝通之跨部門溝通
5. 工作方法:下屬不聽話的四個原因與七個對策
案例研討:出問題,如何對下屬進行有效批評?
《左手技術,右手管理》課堂講授主要案例研討練習
1 | ★案例分析:管理者應具備協調職能 |
2 | ★案例分析:吳經理的培訓經歷 |
3 | ★互動研討:管理者的工作的目標有哪些? |
4 | ★案例分析:緊盯目標的老張被解職了? |
5 | ★案例分析:下屬對分解的目標不認同 |
6 | ★案例研討:如何與下屬溝通目標增長150% |
7 | ★互動研討:如何將制定的目標落到實處? |
8 | ★課堂練習:判斷團隊目標清晰度 |
9 | ★案例分析:陸明為什么另謀高就? |
10 | ★案例分析:授權不等于放任 |
11 | ★案例分析:杰克?韋爾奇的“教練之道” |
12 | ★互動研討:如何幫助下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
13 | ★案例分析:換位思考,考慮對方感受 |
14 | ★案例分析:領導的關心為何被員工懟 |
15 | ★案例分析:不懂激勵的主管 |
16 | ★案例分析:常被領導夸獎的小吳決定辭職了 |
《左手技術,右手管理》課堂講授主要工具名錄
1 | ★角色定位工具:管理者角色分析法 |
2 | ★目標制定工具:SMART原則 |
3 | ★目標管理工具:目標管理卡——將目標書面化、規范化 |
4 | ★計劃編制工具:邏輯樹法 |
5 | ★計劃管控工具:日計劃七個步驟 |
6 | ★授權技巧工具:循序漸進法 |
7 | ★授權管控工具:君子協定法 |
8 | ★部屬教導工具:教練技術 |
9 | ★工作執行工具:5W2H分析法 |
10 | ★執行實操工具:三講四化法 |
11 | ★團隊氛圍打造:快樂工作法 |
12 | ★績效評估工具:績效評估表 |
13 | ★以情感人工具:感情激勵法 |
14 | ★激勵技巧工具:認可贊美法 |
15 | ★有效傾聽工具:同理心傾聽法 |
16 | ★布置工作工具:工作部署六步法 |
課程總結:
一、重點知識回顧
二、互動:問與答
就學員提出的難題進行分析、討論、模擬演練、點評
三、學習落地
1. 有效執行力自我宣言
2. 分小組分享討論,成果輸出行動方案
3. 學習心得、收獲感言及點評
4. 制訂學員個人版行動531計劃
四、課程結束后落地執行方案:
1. 打造高績效團隊的執行方案
2. 與平級部門職能協調關系圖
3. 日常工作的工作流程圖與標準化執行表
4. 工作崗位做關鍵技能梳理和提升規劃
說明:本方案為初步方案,通常情況下,會在培訓前,與企業做進一步溝通,根據企業具體情況,調整成最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個性化方案。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