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陳衛中 | ![]() |
課時安排: | 2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請看詳細課程介紹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2-08 09:29 |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授課方式:大量生動且具有實戰意義的案例,將對你的思維帶來新的沖擊和啟發,講師語言生動幽默,多次達到“全場無尿點”的效果。
課程大綱:
第一講:中國市場大環境
一、經營成本的激烈上升
二、消費者的不斷變化
第二講:互聯網思維體系及落地策略
一、什么是互聯網思維
案例:打車軟件的啟發
1、互聯網之前的商業世界
2、互聯網發展的兩個階段
互聯網發展的第一階段:“聯”的階段
互聯網發展的第二階段:“互”的階段
3、互聯網思維的特點
創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
誘發、引爆和吸納用戶的尖叫
互聯網思維=熟人社會思維?
二、互聯網的11大核心思維
1、歷史思維
案例:諾基亞和蘋果之戰
2、用戶思維
一切以用戶為中心
得“屌絲”者得天下
用戶體驗至上
案例:招商銀行的微信銀行APP
3、跨界思維
跨界“野蠻人”,重塑產品格局
打破現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把握跨界制勝的命門
用戶體驗是跨界制勝的關鍵
敢于自我顛覆、主動變革是企業轉型和生存之道
案例:余額寶
4、參與思維
C2B模式:讓用于參與到產品設計和創新中來
粉絲經濟:讓用戶參與到品牌建設中來
案例:小米手機的制造流程
5、痛點思維和興奮點思維
需求要抓得準
自己要逼得狠
管理要盯得緊
要敢于“毀三觀”
案例:打車軟件和微信紅包
6、微創新思維——先開炮后瞄準
進入“微”時代
微創新成為主流的背后邏輯
如何實踐“微創新”?
怎樣做到快速迭代?
案例:百度的運營思維
7、免費思維羊毛出在狗身上
免費的玩法
免費策略的兩個原則
案例:360殺毒軟件模式
8、流量和口碑思維
流量的本質是用戶關注度
流量的核心手段是口碑相傳
案例:特斯拉電動車的特殊營銷
9、平臺思維
平臺是互聯網時代的驅動力
構建多方共贏的平臺生態圈
把企業打造成員工的平臺
案例:用淘寶思維管理理發店
10、事件營銷和病毒思維
案例:京東劉強東的營銷思路、王思聰事件
11、“大數據”思維
一切皆可數據化
“聲嘶力竭”的大數據
數據資產成為核心競爭力
未來有價值的公司,一定是數據驅動型的公司
精準化營銷:大數據帶來的管理變革
案例:“小時代”電影的廣告策略、大數據下沒有隱私
第三講:用互聯網思維改造企業經營模式
一、組織變革
1、組織結構
2、考核方式
3、激勵措施
二、產品研發
1、小米的崛起VS凡客衰落
2、找到你的社群,成為代言人
案例:陳歐: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3、商業角度的三種不同層次的社群
三、用戶體驗
1、使用情景,是尋找用戶體驗的路標
2、對使用行為進行動作分解
3、把自己變成傻瓜
四、產品人格化
1、褚橙、柳桃和潘蘋果
2、產品要有態度,要有腔調
3、精神內涵從何而來
五、揀選用戶
1、味道很重要嗎?
2、揀選用戶如何成為可能
3、服務好你的鐵桿同類
六、客服:品牌塑造抓手和銷售持續手段
1、怎一個“親”字了得
2、從售后服務到售前客服
3、快速響應與全員客服
七、歸屬感:用戶為什么參與
1、邏輯思維朋友圈與小米同城會
2、用戶為什么參與
3、引爆用戶情緒
4、讓用戶自己講故事
八、任何事情都可以是一場秀
1、小米米粉節
2、秀什么
3、什么事件都可以秀
第四講:用互聯網思維改造企業營銷模式
一、營銷互聯網化
1、互聯網營銷的靈魂:巧借事件營銷低成本打造品牌
2、顛覆性的力量:微信營銷如何成為營銷新利器
3、“微”力無窮:如何借微博營銷以“微”力改變市場地位
二、銷售互聯網化
1、產品與品牌規劃
誰是消費者, 陳歐體走紅的市場營銷啟示
2、構建互聯網銷售體系
外部平臺的打造
3、如何提升轉化率
賣點突出的設計
三、整體運營互聯網化
1、動態化
2、融合化
3、全員化
第五講:實踐練習
分組討論:運用以上互聯網思維對企業產品營銷方案進行設計
結尾:馬云對互聯網未來發展趨勢的話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