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姜新旺 | ![]() |
課時安排: | 2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請看詳細課程介紹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07-24 09:36 |
課程大綱
一、“雙循環”下中國經濟發展新格局
1、 中國經濟的問題:結構性失衡,大部分產業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
2、 本屆政府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綱領(總體規劃)
3、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外部沖擊:*發動貿易戰真是目的—阻礙中國的產業升級,企圖將中國鎖定在全球價值鏈的低端
4、“雙循環”下中國經濟發展新格局:”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的新發展(對過去各種政策構想和戰略思維所進行的全面提升和進一步綜合的產物)
(1)“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與演變
(2)“雙循環“是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的戰略調整(“雙循環“提出的背景)
(3)把握“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涵
(4)十四五規劃——確定“雙循環”的思路與主要舉措
二、“擴內需、保供給、糾預期”—2022年*經濟工作會議解讀
(一)2022年*經濟工作會議要點梳理與解讀
要點:總結今年、明年基調、七大政策部署、五大理論認識、凝聚共識
總結今年——成績、面臨的新形勢、總結的規律
明年總基調——穩,為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環
七大政策部署——宏觀政策、微觀政策、結構政策、科技政策、改革開放政策、區域政策、社會政策
五個重大問題的理論認識和把握原則——共同富裕、資本、初級品供給保障、防范重大風險、雙碳
(二)本次全文架構與以往不同的地方有兩點
(三)本次通稿的一個理解框架
三、疫情下的中國經濟:沖擊 成績 問題(結構)
1、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基本走勢
2、疫情下中國宏觀經濟形式(定量)
3、對當前形勢的12個確定性的判斷(定性)
4、對未來中國經濟走勢的分析:短期V型、中期U型、長期L型(定性)
5、如何理性看待中國經濟的下行(長期L型)
6、未來中國經濟*的選擇:把注意力轉向高質量的增長,踏踏實實的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
四、2022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展望:趨勢、挑戰、變局
全球:
1、大宗商品價格2022年會否繼續上漲,經濟滯脹擔憂會否變成事實?
2、全球性的能源短缺2022年能否緩解?
3、2022年美元走勢如何?人民幣會繼續升值嗎?
4、美股2022年會否再創新高?需要規避哪些風險?
中國:
5、2021年四季度和明年中國經濟增速預計如何?
6、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如何?政策如何規避風險?
7、2022年中國貨幣政策將如何變化?如果美聯儲加息,中國將如何選擇?
8、2022年房地產調控政策走向會怎樣?會否有所松動?
9、2022年如何進行資產配置?A股下一個風口在哪里?
五、雙循環新格局對中國金融業提出的新任務與新機遇(行業趨勢)
第一,從雙循環發展格局評估看,當前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明顯落后于中國實體經濟開放程度,在支持雙循環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開放)
第二,在雙循環的過程中,金融體系需要創新性地做出調整,以更好服務于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創新)
第三,在經濟雙循環格局下,中國金融體系要更加關注普惠金融,更加強調服務于中小企業,服務于更廣泛的長尾客戶。(普惠)
第四,經濟雙循環需要中國金融體系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金融和綠色金融。(綠色)
第五,中國的金融監管體系需要在開放中積極地調整創新。(監管)
六、從“十四五”規劃綱要看金融改革(政策趨勢)
1、十四五規劃關于金融方面的內容
2、從“十四五”規劃建議看金融改革——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結構性問題)
(1)結構性貨幣政策
(2)利率市場化改革
3、從“十四五”規劃建議看金融改革——金融體系建設改革緊扣“現代”
(1)建設現代*銀行制度
(2)利率市場化體系和基礎貨幣投放機制面臨長期改革
(3)順應世界數字化時代的變革潮流,*銀行數字貨幣有望在“十四五”期間登上歷史舞臺
(4)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更好地發揮直接融資的作用
4、從“十四五”規劃建議看金融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1)資產管理回歸本源
(2)房企融資監管
七、我國新興金融業態的發展趨勢
1、新興金融業態的類型
2、我國新興金融業態發展的新趨勢(多樣化、融合化、數字化、實體化)
(1)) 服務形式和商業模式不斷創新
(2)向傳統金融領域的滲透日益深化
(3)網絡與數字技術趨勢較為明顯
(4)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日趨緊密
3、我國新興金融業態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發展的策略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