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劉大洋 | ![]() |
課時安排: | 1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請看詳細課程介紹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07-25 09:58 |
第一章 新媒體環境概述
第一節 媒體環境
1. 事實環境與媒體環境關系
2. 媒體環境對社會心理的影響
3. 媒體環境是擬態環境
4. 案例分析:馬航MH370為什么讓全世界揪心?為什么今天的世界被稱作地球村?
第二節 新媒體環境
1. 人類的技術進步推動媒體環境不斷日新月異
2. 報紙媒體的時代環境是印刷技術
3. 廣播、電視媒體的時代環境是電子技術
4. 網絡媒體的時代環境是移動互聯
5. 課堂討論:文章與黃海波為什么一瞬間被全球關注?為什么新媒體環境對我們提出了挑戰?
第二章 新媒體環境下的政府公共關系管理
第一節 公共關系
1. 公共關系是現代政府管理的必修課
2. 公共關系可以形成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
3. 政府公共關系法則
4. 案例分析:王老吉在汶川地震后的飛速發展
第二節 政府公共關系管理
1. 政府公共關系管理的5W模式
2. 政府公共關系管理的3S理論
3. 政府公共關系管理的兩級傳播
4. 政府公共關系管理的議題設置
5. 案例賞析:楊達才失誤的公共關系管理
第三章 新媒體公共關系策略
第一節 媒體與新聞運作的基本規則
1. 媒體的分類
2. 媒體的運作方式
3. 案例講解:央視、衛視、人民日報等與南方周末、成都晚報、華西都市報等的關系與差別
4. 記者的類別
5. 記者與編輯的分工合作
6. 案例講解:新快報陳永洲事件背后的秘密
7. 記者的職業習慣
8. 正確把握與記者的關系
9. 如何維護與記者的關系
第二節 新媒體的特征及其應對
1.新媒體的技術特征
2.新媒體的傳播特征
3.新媒體的輿論導向特征
4.新媒體的應對法則
5.新媒體的應對技巧
第三節 與新媒體溝通的要點
1.與新媒體溝通的原則
2.新媒體對不同危機類型的關注度
3.新媒體在危機傳播中的價值排序
4.新媒體在危機傳播中的議題排序
5.定期與新媒體溝通,了解輿情走向
6.時刻關注新媒體的動向
7.與新媒體的良性互動
第四章 新媒體環境的網絡輿情管理
第一節 加強日常監測
1.日常監測制度化
2.應有專人負責
3.鎖定監測的主要渠道
4.輿情內容進行分類
5. 敏感問題重點查辦
6. 組建網絡發言人
7. 尋求意見領袖
8. 加大與網民的溝通
第二節 網民心理分析
1. 網民職業分析
2. 網民年齡分析
3. 網民職務分析
4. 網民性別分析
5. 案例解讀:深圳汽車追尾案的輿論特點
第三節 網絡輿情對策
1. 關心
2. 溝通
3. 控制
4. 案例分析:雙匯火腿腸事件
第五章 新媒體環境的危機管理概述
第一節 什么是危機管理
1.對危機事件的認知
2.危機事件的構成要素
3.危機事件的特征
A.突然性
B.嚴重性
C.復雜性
D.毀滅性
案例分析:溫州動車追尾事件
第二節 危機事件預防及應對的常見問題
1.缺乏足夠的危機意識
2.缺乏科學的應對機制
3. 缺乏普遍的應對能力
案例分析:面對采訪的緊張、搪塞、說錯話
第三節 危機事件的預防及應對
1.建立危機事件預防體系
2. 建立危機事件預警系統
3. 健全危機事件應對機制
4. 建立危機事件應急預案
5. 成立突發事件應對機構
6. 組織訓練與演習
案例分享:建立預警應對系統
第四節 危機管理的分類原則
1. 自身過錯型危機管理的處理原則
案例分析:三鹿奶粉
2. 不可抗力型危機管理的處理原則
案例分析:汶川地震
3. 惡意攻擊型危機管理的處理原則
案例分析:農夫山泉事件
第五節 危機處理的3T原則
1. 以我為主
2. 盡快提供
3. 告知全部
案例分析:肯德基蘇丹紅事件
第六章 新媒體環境下危機管理的新聞發布會
第一節 新聞發布信息
1. 信息的口徑
2. 信息的準備
3. 信息的寫作
案例分析:外交部新聞發布
第二節 新聞發布組織
1. 新聞發布會的地點及其技巧
2. 新聞發布會的時間及其技巧
3. 新聞發布會的現場管理及其技巧
第三節 新聞發言人
1. 新聞發言人的禮儀
2. 新聞發言人的語言藝術
3. 新聞發言人的回答技巧
案例剖析: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答記者問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