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王興旺 | ![]() |
課時安排: | 1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數字人民幣的推行必然對商業銀行相關業務產生影響!本課程以數字人民幣分析為授課重點,首先對當前宏觀經濟熱點進行解讀,并就數字人民幣的發展與應用邏輯進行深度剖析, 最后對數字人民幣對商業銀行的業務影響與應對策略進行詳細講解。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2-08 10:56 |
【課程背景】
2020年10月,央行發布的《銀行法》征求意見稿中規定,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這為發行數字貨幣提供了法律依據。中國人民銀行自2014年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并于2017年末組織部分商業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的研發。
央行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于深圳羅湖開展了“數字人民幣紅包”封閉式測試活動,蘇州也即將在“雙12蘇州購物節”面向符合條件的蘇州市民發放2000萬元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日益成熟的數字人民幣測試擴大了參與者范圍,有效測試數字人民幣在日常消費場景中應用的可行性,意味著數字人民幣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后續落地在望。
數字人民幣的推行必然對商業銀行相關業務產生影響!本課程以數字人民幣分析為授課重點,首先對當前宏觀經濟熱點進行解讀,并就數字人民幣的發展與應用邏輯進行深度剖析, 最后對數字人民幣對商業銀行的業務影響與應對策略進行詳細講解。
【講師介紹】
王興旺老師是清華大學博士后、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研究員。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培訓學院內訓師、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數據分析師。
獲得中國博士后面上科學基金一等資助,主持及主筆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在國際國內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十余篇、出版多本專著。
為國內十余家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過管理咨詢策劃,致力于宏觀經濟研究與企業生產經營落地。
【課程收益】
? 學習并了解數字人民幣的邏輯
? 掌握數字人民幣對銀行的影響
? 把握數字化人民幣的應對策略
【課程特色】干貨滿滿、信息量大、學以致用、求真務實
【授課方式】案例教學、場景教學、討論互動式教學
【課程對象】銀行各部門負責人、銀行各行業條線,個人
【課程時間】6小時
【課程大綱】
一、當前宏觀經濟和金融熱點解讀
1.1當前全球經濟走勢和資本市場大類資產表現
1.1.1 當前資本市場各大類資產表現
1.1.2 國內股市春節后下跌的基本邏輯
1.1.3 美國國債收益率為何會影響全球資本市場
1.1.4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對全球的傳導:什么是無底線的量化寬松
1.1.5 美國經濟的發展靠什么:帶動美國經濟增長的引擎
1.1.6美國次貸危機與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借鑒
1.1.7 歐洲和韓日的經濟發展:家族與財團經濟的主導邏輯
1.2 如何理解通脹、通縮和滯漲
1.2.1 我們在經歷通脹嗎
1.2.2 CPI與PPI的構成解讀
1.2.3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哪個更可怕
1.2.4 滯漲:經濟發展中的富貴病
1.3 美元周期
1.3.1 怎么看待修昔底德陷阱:美元全球儲備貨幣帶來的影響
1.3.2 如何分析美元指數與美元周期
1.3.3 美元的加息與降息:什么是資本做空與剪羊毛
1.4 如何分析人民幣與美元匯率、數字加密貨幣
1.4.1 匯率的決定因素與分析框架
1.4.2 人民幣會升值還是貶值
1.4.3 如何理解數字加密貨幣
1.4.4 比特幣暴漲的邏輯
1.5 未來房地產的發展趨勢
1.5.1 房價會下跌嗎——從凱斯-席勒指數看中國房價走勢
1.5.2 房住不炒下房子的投資價值在哪里
1.5.3 房產稅征收后的影響
1.5.4 發展城鎮化帶來的影響
二、人民幣的數字時代
2.1 各國央行發展數字貨幣的進展
2.2什么是數字人民幣
2.2.1 數字化人民的發行歷程與試點
2.2.2 數字人民幣是M0還是M2
2.2.3 數字人民幣的戰略地位與意義
2.3 數字人民幣的運營體系
2.3.1 數字人民幣、現金、銀行存款與第三方支付比較
2.3.2 數字人民幣雙層運營體系
2.3.3 數字人民幣對信用創造的影響:是否改變貨幣乘數
2.4 數字人民幣對銀行的影響
2.4.1 對商業銀行資產和負債的影響
2.4.2 對商業銀行零售業務模式產生的影響
2.4.3 對銀行現有賬戶體系和支付結算體系的影響
2.4.4 對商業銀行日常運營成本的影響
2.4.5 對商業銀行開展反洗錢工作的影響
2.5 商業銀行未來的應對策略
2.5.1 儲蓄存款如何應對
2.5.2 金融科技與數字化轉型的搭建
2.5.3 主戰場:支付場景的重塑
2.5.4 拓展金融業務,實現多元化的發展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