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韓迎娣 | ![]() |
課時安排: | 2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 銀行數字化技術全新應用模式、數字風險及管理規劃 ? 數字風險定義、數字風險治理模式與數字技術應用水平關系 ? 數字風險治理方法的五大機遇、數字風險的主要來源 ? 數字風險三道防線、數字風險洞察、數字風險的第三方控制 ? 數字風險管理運營模式、敏捷鑒證模型及遵循原則、數字風險體驗模型 ? 數字風險管理對人才能力要求及數字風險管理未來建議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1-18 12:18 |
【課程背景】
隨著這些年互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快速發展,整個社會已進入數字化時代,各行各業的數字化發展也是風生水起。金融數字化顯然成了一個熱詞,一個金融機構必提及的內容,而金融技術施展空間,更多取決于其對海量數據的存儲、計算和挖掘能力。而同步的,金融數字化轉型與數字化能力,伴隨著轉型過程的數字風險的問題日益明顯,數字風險不僅是金融產品數字化、系統數字化的風險,還有變革速度、人才適應性、文化、管理等風險,從而變成了因數字化帶來的全新風險領域。
課程將以數字風險管理切入點,結合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實際場景,幫助學員認知什么是數字風險,數字風險來源?數字化轉型對銀行風險治理的影響有哪些?數字風險的管理規劃應該從哪些角度?數字風險治理的5大機遇有哪些?數字風險的三道防線是什么?數字風險管理運營模式是什么?數字化技術如何管理數字風險?使學員學之解惑,學之能用。
【課程收益】
? 銀行數字化技術全新應用模式、數字風險及管理規劃
? 數字風險定義、數字風險治理模式與數字技術應用水平關系
? 數字風險治理方法的五大機遇、數字風險的主要來源
? 數字風險三道防線、數字風險洞察、數字風險的第三方控制
? 數字風險管理運營模式、敏捷鑒證模型及遵循原則、數字風險體驗模型
? 數字風險管理對人才能力要求及數字風險管理未來建議
【課程特色】干貨,沒有廢話;科學,邏輯清晰;實戰,學之能用;投入,案例精彩
【課程對象】銀行從業者、技術人員、云部署技術人員
【課程時間】12小時
【課程大綱】
一、數字化新技術對銀行風險治理的影響
1、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全新技術應用模式
? 云計算
? 敏捷開發
? 敏捷交付
? API
? 物聯網
? 微服務
? 區塊鏈
? 人工智能基礎技術應用
? 機器學習
? 機器人
2、數字化新技術對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治理模式挑戰
3、風險管理助力銀行價值創造機遇
? 安全需求造成的延誤
? 風險和控制需求造成的延誤
? 自動化程度低
? 利益相關者理解程度
? 傳統流程
? 具備適當技能的資源不足
? 敏捷管理實施不均衡
4、數字風險管理規劃
? 聚焦業務轉型需求,而非技術引導
? 了解并突破速度壁壘
? 將靈活性融入治理框架中
5、數字風險的定義
6、數字風險治理模式與數字技術應用水平關系
7、銀行數字化轉型模塊的風險偏好及衡量指標
8、數字風險治理方法的五大機遇
? 數字思維的全員共識
? 消除“筒倉效應”
? 風險管理一起參與技術應用與實施框架
? 識別并確認業務與技術矛盾的優先關系
? 內部審計作用
二、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全新風險及挑戰
1、數字風險的主要來源
? 網絡安全
? 數據隱私
? 監管合規性
? 數字化資產
? 第三方集成
2、數字風險三道防線
? 變革速度
? 與第三方關系
? 完善的數字化風險管理流程
3、數字風險洞察
? 數字化渠道對不同客戶群欺詐風險影響
? 擴展風險
? 工具類風險
? 變革延遲風險
? 文化和體系架構風險
4、數字化重新定義傳統風險管理
? 對系統及數據的邏輯訪問
? 變革管理
? 事件管理
? 數據治理與應用
5、數字風險第三方控制
? 數據安全
? 業務連續性
? 數據能力
? 風險能力
6、集中化風險與風險歸屬
7、數字的常態化變革,對運營模式的風險
? 流程變化
? 文化差異
? 組織變革
? 自動化流程的監督
8、縮小數字基礎技術知識差距
三、數字風險管理的運營模式
1、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如何變革運營相關風險管理需求
2、開展一線風險工程與風險分析
? 風險工程
? 風險分析
3、風險管理的作用如何演變?
? 參與到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中
? 重視數據分析
? 風險覆蓋范圍擴大
? 將控制措施嵌入到流程自動化方案
? 可持續、敏捷的鑒證方法
4、風險管理組織采用敏捷工作模式
5、敏捷鑒證模型遵循原則
6、數字風險管理的運營模式 – 集中化能力
? 技術智能
? 數字風險解決方案工廠
? 風險運營
? 風險分析
? 風險經驗
? 風險與控制鑒證
7、數字風險管理的運營模式 – 非集中化能力
? 產品/服務/渠道風險
? 風險團隊
8、數字轉型的風險管理轉型模式
? 技術驅動日常風險管理活動
? 與銀行現有的技術專家建立合作關系
? 基于“精益”思維來重新審視現有流程
9、數字風險體驗模型
案例:由數字化驅動的人工任務
四、數字化技術管理數字風險
1、數字化工具管理風險現狀
2、數字化技術管理數字風險 – 風險識別
3、數字化技術管理數字風險 – 風險監控
4、數字化技術管理數字風險 – 風險報告
5、數字化技術支持風險管理日常
? 日常運營工具中嵌入控制視圖
? 基于數據的風險洞察
? 技術賦能人工風險管理生命周期
? 改善用戶體驗
? 推動協作
6、數字風險管理對人才能力要求
? 技術與業務經驗雙重能力
? 敏捷思維能力
? 數據分析與洞察能力
7、數字風險管理建議
? 各級文化對銀行管理風險的價值
? 內在風險分類
? 銀行風險管理流程是否成熟可靠
? 是否擁有流程對數據進行分類和提高數據質量
? 合理的決策流程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