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齊磊 | ![]() |
課時安排: | 可根據企業要求進行定制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打造血濃于水的高效團隊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1-19 10:59 |
【設計原理與思路】:1.團隊建設與管理需要轉變觀念、訓練行為,固化習慣。
2.統一思想,啟發學員觸類旁通,在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
課程背景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依靠老板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現在的企業必須靠團隊取勝,靠科學與規范的管理。加上長期以來社會文化的影響,我們很難再靠機會和資源和關系來僥幸獲勝。于是團隊的建設與管理顯得日益重要,團隊建設就是需要解決目前企業發展中的種種障礙,完成從個人能力到團隊能力的轉變,實現振作、合作、協作的要求,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如何來建設與管理我們的團隊呢?做好團隊建設首先有三個觀念:1.團隊建設不是老板一個人的事情,需要全員參與,共同努力。2.團隊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瞬間行為,而是需要長期的建設與維護。3.團隊建設容易,但管理卻不易,科學管理使得團隊協作更高效。所以要解決團隊的問題就要從理念上宣講,讓大家明白為什么這樣做,觀念的宣講實際上是思想的引導,從思想上讓大家認識到怎么樣是對的,怎么樣是錯的。以此去衡量自己的行為模式是否符合標準。改變團隊的現狀一是改變思維習慣二是改變行為習慣。而訓練,尤其是針對性地訓練改變的是大家的行為習慣。只有這樣的改變才是真正的改變。接下來就是將所有的改變進行固化與延續,靠的是機制,是管理模式。
課程分為兩個部分:一、團隊的建設。二、團隊的管理。團隊的建設首先要從團隊的概念開始,讓我們清晰地認識“團隊”區分出“團隊”“團體”“群體”,清晰是統一的基礎,只有先清晰才能更加和諧統一。團隊的管理是在團隊建設的基礎之上,讓團隊協作更加融洽,團隊組織更緊密,團隊精神更卓越。
要把企業建設成為一支高效、和諧、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團隊,首先要抓好“頭”,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領導的人格魅力對員工具有一種感召力和榜樣作用,員工如果能以擁有這樣的領導為榮,團隊精神與企業凝聚力必然得到弘揚和鞏固,企業的潛在創造力才能得到發揮,所以領導者本身的素質與技能對團隊的影響非常深遠。其次抓好團隊的“心”人在一起未必是團隊,只有心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團隊。心往一起想,勁才能往一起使,心的凝聚源于目標的統一,用人不如用心。最后要抓好團隊的“魂”,團隊精神是團隊高效的重要保障,沒有魂一切皆無,做好團隊精神的塑造是團隊永恒的追求。
本套課程更多的是站在企業變革的角度看企業該如何做,團隊該如何做。讓團隊成員統一思想,統一聲音,統一動作,轉變團隊成員的認識,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凝聚團隊成員的斗志,從而實現卓越團隊的速成。
課程目標
? 幫助學員掌握系統、先進、實用的管理技巧和溝通技能;
? 啟發學員觸類旁通,在管理實踐中知行合一,在日常工作中藝術性應用所學的技能;
? 站在企業變革必須的角度,幫助參訓人員更新營銷理念,轉變思維模式,統一思想;
課程運營
1.分組:課程開始前以分組的形式進行PK,加強團隊的概念,模擬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PK與訓練,借此也能發現每個員工對企業的貢獻度與心態。
2.小紅旗:設置品牌積分榜,將紅旗比作企業的業績,每個小組通過不斷參與互動,參與訓練,參與學習與PK來獲取業績,激發學員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3.分享:每半天結束,所有學員都會領到分享卡,按照老師對分享內容的要求對半天所學內容進行書面分享,由主講老師進行評分、公布并納入品牌積分。每天的早上課前都會對頭一天培訓內容進行小組內的分享會,分享會的維度為5有:有主題,有主持,有嘉賓,有自由,有總結。
4.互動:課程中有大量的互動,讓學員參與其中,投入其中,我們認為經營的最高境界是讓客戶參與經營,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讓員工參與管理,只有不斷參與,不斷投入學員學習才會高效。
5.紀律:課程前介紹本次課程紀律,并且由講師把關,保證紀律堅定執行。
課程大綱
課程內容:
課前:團隊建設
一、團隊如何建設?
團隊是由個體組成,只有互相提供價值,才有合作可能。沒有內心的強大的員工,就沒有強大的公司。
二、建立高效的學習環境
學習現場形成一種競爭PK的學習方式,用這種方式讓學員快速進入學習和體驗的狀態。
第一講:優秀團隊的要素-----有標準、有方向、有力量
課程內容:
一、什么是團隊?
優秀團隊的三個要素:a勇于承擔責任的領導
b清晰明確的共同目標
c統一的思想;統一的聲音;統一的行動;
二、團隊、團體、群體的區別
1.互動討論三者的區別
2.提煉出三者區別的具體維度:目標、領導、配合
3.團隊與團伙的區別
三、視頻案例:士兵突擊
1.思考:這個組織是不是團隊?
2.如果你是班長你該怎么做才稱職?
3.反思工作中的不足與改善措施
四、管理的核心:復雜問題簡單化 簡單問題弱智化
1.案例:毛澤東打天下
2.經營與管理的思維轉變
3.規律和人性是管理的任督二脈
五、團隊的角色定位與分析:高中基層的定位、特點與管理方式
六、管理者的團隊管理要求:容人之量 御人之道
1.王:力挽狂瀾的領導能力
2.天:清晰明確的文化導向
3.地:確保績效的機制規范
4.人:不折不扣的高效執行
5.和:嚴絲合縫的高度協作
第二講: 團隊領導力-----優秀團隊的定海神針
一、領導力是影響力;
1.獲得下屬的追隨
2.獲得上司的賞識
3.獲得平級的支持
二、領導的三種狀況;
1.陽奉陰違
2.陽奉陽違
3.自奉不違
三、領導力的“五權”
四、視頻案例:周培公帶兵
五、團隊領導者的角色定位
1.做放大鏡不做大氣層
2.做司機不做乘客
3.做教官不做保姆
4.做沖鋒號不做集結號
六、團隊領導者的管理原則“兩講三做”
講清結果、講清后果
做檢查、做獎罰、做機制
七、韓非子的領導“七術”
眾端參照、必罰明威、信賞盡能、一聽責下、疑詔詭使、挾知而問、倒言返聽
第三講:團隊文化搭建------讓團隊具備卓越的靈魂
一、企業文化正名
企業文化不是標語、不是口號、不是手冊、不是活動
企業文化不是設計出來的
企業文化是沉淀和提煉出來的
二、企業文化是價值觀影響行為的力量
三、價值觀是判斷標準:三觀
1.判斷是非的標準,是非觀
2.判斷優劣的標準,優劣觀
3.判斷得失的標準,得失觀
四、案例:佛教的文化管理
五、認識企業文化:六只猴子的案例
1.文化是潛規則,制度是顯規則
2.文化是從領導集團開始的
3.員工不是按規則辦事,而是按照潛規則辦事
六、視頻案例:軍隊如何做文化
七、團隊文化落地五化
1.儀式化:儀式不是形式,是信以為真環境
2.行動化:讓員工當運動員不做觀眾
3.故事化:道理隨風而去,故事深入人心
4.可視化:聽到+看到=意愿
5.常態化:構建水下冰山不是一朝一夕
八.團隊文化提煉的五步驟
第四講:團隊機制建設-----讓團隊具備卓越的行為
一、案例:六兄弟分粥
1.機制的目的是平衡
2.機制的效果是無中生有
3.機制需要人性化設計
二、案例:私營船主運送犯人的案例
1.機制可以改變人
2.人沒有好壞,關鍵看用了什么機制
3.考核什么得到什么
4.文化是軟激勵,機制是硬激勵
三、建立機制的原則
1.復制團隊:低標準、嚴要求
2.客戶價值:流程化、標準化
3.體現文化:上接文化、下接行為
四、機制選題的方法
1.經常出現集體性錯誤的地方
2.經常出現重復性錯誤的地方
3.新員工經常咨詢的問題
4.客戶經常反映的問題
五、建立機制的方法
1.案例歸納法
2.分工協作法
3.標桿示范法
4.措施改進法
六、企業做機制訓練工具
七、5R機制管理模式:打掉能人體系、企業精彩持續
1.結果定義---經營計劃
2.一對一責任---關鍵崗位職責
3.過程檢查---業績跟蹤
4.即時獎懲---業績評估
5.改進復制---改進復制
第五講:團隊管理之高效執行------讓團隊效率最高化
一、執行的假象
按照職責做事
按照任務做事
按照態度做事
二、執行就是拿結果
結果的標準:有時間、有價值、有證據
結果的思維:底線思維、外包思維
三、做結果的方法
1.復述承諾法
2.分解法
3.重點法
四、執行人才的共同特點:百分百責任
視頻案例:謝昆山
百分百責任思維操練
五、執行人才的三大標準:
1.信守承諾
2.結果導向
3.永不言敗
六、工具訓練
個人成長戰略表:公司戰略與個人戰略的結合
第六講:團隊管理之高效協作------讓團隊成本最低化
一、案例分享討論:你身邊的陸強華
1.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2.案例的剖析和分步解決
二、有效溝通
1.價值40萬的測試題
2.溝通模型
三、九段秘書案例
1.開會的關鍵要素準備
2.開會的過程控制
3.開會內容的持續跟蹤
四、管理溝通互動訓練
1.分組PK
2.角色分工:高層、中層、基層
3.公布規則
4.練習開始
5.總結分享
課程回顧 課程結束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