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姚嵐 | ![]() |
課時安排: | 1-2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依照外商在企業注冊資本和資產中所占股份和份額的比例不同以及其他法律特征的不同,可將外商投資企業分為四種類型: 合資經營 由中外合營各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并按照投資比例共擔風險、共負盈虧的企業。其主要法律特征是:外商在企業注冊資本中的比例有法定要求;企業采取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形式。故此種合營稱為股權式合營。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1-15 09:02 |
【課程背景】
民營企業在經歷了初期的創業發展后,在市場競爭中普遍遭遇發展瓶頸,為了長遠的穩定發展,考慮到西方企業管理水平成熟且高明,造就無數世界級著名品牌和企業,很多民企就采用“拿來主義”,在自己企業內部引進全套西式管理做法,招聘熟悉外企管理的職業經理人擔當業務負責人,企圖復制外企的成功之路。但,拿來就用的那些企業卻無一成功!
問題出在哪?答案只有二個字“照搬”,過去無數案例告訴我們,如果不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紋絲不動地照搬西方管理條例,民營企業只有死的更快。所以,如何借鑒前行者?
如何自省自身?
如何清晰二者的差異和互補點?
如何巧妙地將二者結合?
才是最終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成功的關鍵。
每一家民營企業內部都存在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和隱患,有些甚至不被管理層察覺,市面上從來沒有一個短期內可全面提升企業能力的“低價神藥”,但我們可以選擇“水桶最短板”進行賦能和提升,既能盡量減少企業轉型成本,也最快見效,這“最短板”往往就是民營企業在市場銷售行為的困難。
如何在企業最小的投入前提下,找到并解決企業最需要提升的銷售短板?如何快速提升60%以上的銷售業績?
本課程摒棄繁雜的西方管理理論灌輸,聚焦企業最短板,輕理論重實踐,拔“板“助長成功后,能解決企業70%的核心問題。
課程著力解決客戶普遍存在的三個大問題:
1,看不清?
市場機會在哪里?用戶深度需求是什么?如何擺脫同質化競爭?
2,怎么做?
如何設計戰略規劃?如何從上到下,從內至外分解戰略計劃?如何確定目標?
3,沒法管?
企業內部執行力如何評估?各團隊協同如何進行?有效量化考核到每個人可能嗎?
【培訓目標】
本課程能給學員帶來什么?,
? 了解企業轉型需要具備的最基礎能力和方法
? 了解各團隊“協”與“同”是轉型能否成功的標尺
? 了解量化考核是戰略執行的基礎
? 掌握戰略設計的核心4要素
? 能夠制定吻合企業戰略的分解行動計劃
? 掌握考核老板的3+1指標
? 掌握培養企業內部潛在人才的4種方法
課后學員能夠帶走什么?
? PESTEL洞察術調查表
? 1+N量化考核制度示范稿
? 團隊跨界協同行動示范計劃
【授課對象】企業總監以上級別管理人員,總裁,營銷總監,經理,中層管理人員。
【授課形式】講授、案例分享、小組討論等
【課程時長】6小時/天 1-2天/6-12小時
【培訓大綱】
請您提前準備:一份自己公司面臨的困難top3(不含政策限制或融資困難)
前言:破冰環節,課程目的簡述
(一) 外企如何高效地解決問題?
1.1,強大的品牌和技術創新能力
1.2,全球化的經濟背景和產業信息分享,助力戰略方向
1.3,全體員工的外企心態
1.4,量化思維無所不在
1.5,團隊戰力形成固化的行動力
1.6,充沛的資金對企業發展提供保障
自我測試二:大家找出不服點,區別民企和外企的差異
案例:某外企和某民營在文化,銷售行為,產品創新,服務等方面的差異性
(二) 如何找出你企業的最短板?
2.1,影響企業市場行為的最痛點
2.2,影響企業內部人員情緒感受的最痛點
2.3,影響大家感知企業未來畫面的最痛點
互動游戲:各組討論給出TOP3困境(政策類除外)
(三) 如何用外企的“SEP膏方”治愈民企的痛點?
3.1,抓住民企普遍的最短板,它的提升就是現階段整體的提升
3.2,最小資金投入獲得最優性價比的轉型道路
3.3,可行性分析-最可能成功的“拔板助長”
3.4,戰略板塊的轉型要求
3.5,團隊轉型的困難和聚焦
案例分享:DY公司轉型1年,利潤率翻倍,成功!
互動環節:分享你能夠實現的轉型模塊,并給出大致行動方向
(四) “SEP膏方”戰略篇-不求最大,但求最強!巧用波特的“縫隙戰略”?
4.1、對市場和用戶需求的洞察技能
4.2、PESTEL訓練模式對洞察力的提升作用
4.3、無法獲得洞察的細分短板—SPIN溝通民營版
4.4、醍醐灌頂-從頂部到底部,戰略執行的設計要點
4.5、創新,如何做到”新””奇””異”
案例分享:愛科集團如何用“洞察+創新“贏得用戶認可,拿下亞洲最大項目
(五) “SEP膏方”協同篇--協與同,一母多胎,如何齊飛?
5.1、轉型過程中哪些人會成為“吃瓜群眾“
案例:72道郵件輪回
5.2、多小的企業都需要企業文化,愿景和使命
案例:某外企和某民企在企業文化上的差異表現
5.3、變革成功的受益者僅僅是老板嗎?
5.4、“協“”同“是協調一致+結果與戰略同方向
案例:協而不同的事每天都在發生
5.5、協同要求的考核方法
(六) “SEP膏方”執行篇-殺雞駭猴對嗎?
6.1、執行力是企業變革成功最關鍵要素
6.2、執行力低下的分析
6.3,解決執行力的4+1原則
6.4、老板的核心考核之一---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6.5、老板督促原則—閉上嘴,邁開腿
(七) DY公司“SEP膏方”轉型實錄
7.1,大吃一驚的洞察結果
7.2,艱難的轉型戰略出爐
7.3,陳勝吳廣式對抗戰略計劃和考核體系
7.4,縫隙競爭戰略曙光初現
7.5,合理愿景催化團隊協同變成家人互助
7.6,多贏結局-1年時間利潤倍增
(八) 課程總結
8.1、轉型的3+1要素
戰略 創新 量化考核+執行力=戰略轉型
8.3、縫隙競爭戰略的3個方面-“新”“奇”“異”
8.2、團隊協同才能戰略成功
8.3、量化,量化,量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8.4、老板的3+1考核指標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