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何云鵬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為了解決問題,企業總是開各種會議,但是會議拖沓,目的不清,議而不決,只說問題沒有方案。何老師通過總結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對于如何開會設計的本門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可以有效提高效率,解決企業在開會中常遇到的問題。會開會就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1-22 14:18 |
【課程背景】
1. 為什么會議開了又開,問題越來越多?
2. 為什么每次開會,時間總是一拖再拖?
3. 為什么開會時候說的和會后做的差異這么大?
4. 為什么會議總是超時,拖延,難有始終?
5. 為什么會議時間長,解決問題少?
6. 為什么提出問題的多,提供方案的少?
7. 為什么好好的會議主題,最后討論總是偏頗?
為了解決問題,企業總是開各種會議,但是會議拖沓,目的不清,議而不決,只說問題沒有方案。何老師通過總結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對于如何開會設計的本門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可以有效提高效率,解決企業在開會中常遇到的問題。會開會就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目標人員:企業的各層級人員
課程收益:
1. 識別開會的2個主要作用,確認開會的目的
2. 掌握參加會議各個角色的作用。
3. 掌握SCRTV的應用
4. 掌握SMART進行會議記錄及總結
5. 掌握矩形圖的特點和應用方法
6. 掌握反省會的目的、重點及要點
課程時長 1天(6小時)
課程內容
第一節、認識會議
1、會議的分類——例會、專題會、總結表彰會、討論會(務虛、務實)……
2、識別會議的作用和目的
3、企業常見的三種會:晨夕會、專題會、反省會
4、小組總結:每種會議的目的
第二節、認識會議管理
1、定義:為保證會議的高效進行而采取的籌備、組織、保障等工作。
2、關鍵要素:會議名稱,會議地點,參會人員,會議組織單位,會議主題、會議性質
3、會議管理的三個階段:會前準備、會中控制、會后跟蹤
4、可以改善的會議要素:
l 會議性質的界定
l 參加人員界定。
l 主持人員。
l 時間控制。
l 發言順序。
l 跟進人員。
l 總結人員。
第三節、會議的主要流程
案例分析:美國制憲會議
1. 會議要點:發通知,抓落實,做檢查,做準備,做提前量,做記錄,做紀要,定責任,做流程
2. JPS(聯合工作會)的特點:信息對稱、協同行動、群策群力、統一思想
3. JPS應用基礎:目標一致,計劃分享、計劃質詢
4. JPS原則:以上統下、以終為始、以客戶方向、以結果為基準
第四節:參會人員的角色
視頻案例:臺灣議會
1、領導的作用
2、主持人的作用
3、參會者的作用
4、角色轉換
第五節、不同主題會議中的表達
1、SCRTV是什么?
表情境( S = Scene ) —明確問題:是什么? What明確問題:
爆沖突( C = Conflict ) —提出疑問:怎么了? What ' s up
找原因( R = Reason ) —分析原因:為什么? Why
定策略( T = Tactics ) —進行決策:怎么辦? HOW
塑價值( V = Value ) —創造價值:成為什么 What become
2、不同會議中如何使用SCRTV
3、工作匯報中結構化表達
l 結構性思維的四個特點
結論先行、上下對應、分類清楚、排序邏輯
案例:匯報工作
l 接受信息的四步驟
識別:事實與觀點
對應:事實與觀點的關系
結構:畫出結構圖
表達:用語言表達含義
4、“主持人”的作用及效果——縱向的回答與概括式總結
問題的設計的原則:提問與回答;發言與總結;
第六節:會議紀要的內容與填寫
1、議題與重點
2、結論與課題
案例分析:矩形工具的使用
3、答復、節點與方式
方法:SMART原則
第七節:反省會的召開及作用
1、反省會的作用
案例:我們是N年經驗還是將事情做了N-1遍
2、反省的內容
l 對比計劃目標與實際總結
l 執行的過程中是否與計劃有偏差
l 底層邏輯深挖
案例:愚公移山
案例:雍正王朝
3、反省會的意義
l 底層邏輯深挖
從成功到卓越的之所以難跨越:是因為一直處在舒適區中
失敗之所以反復:是因為底層邏輯使用沒有改變
分組討論:魚缸會議
l 打破底層恐懼,兩難事件的再次選擇——突破核心的關鍵
方法:U型反思,打破底層邏輯,找到核心突破方法
案例:米連與微信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