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張礫勻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因為大家共同遵守了從一條價值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樣的價值觀是企業管理問題發生的根源。在這種大環境下,如何把控自己的人生,用忠誠和感恩管理自己的人際關系和跟企業的關系,本課程帶領找到原因,找到方法。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1-23 10:40 |
【課程背景】
從員工不斷流失到經理人跳槽;從用人不疑到邊用邊疑;從員工和管理層鬧意見到工作效率的降低,從工作環境中的彼此欺瞞到與競爭對手之間的爾虞我詐;從團隊沒有凝聚力到執行中推卸責任到目標難以實現;從企業文化設計到之后的導入困難,為什么企業會出現這些問題,因為大家共同遵守了從一條價值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樣的價值觀是企業管理問題發生的根源。在這種大環境下,如何把控自己的人生,用忠誠和感恩管理自己的人際關系和跟企業的關系,本課程帶領找到原因,找到方法。
【課程收益】
1、掌握培養忠誠和感恩的方法
2、掌握跟企業共贏的方法
3、掌握自我實現的方法
【授課方式】注重問題,以結果為導向,通過任務和行動讓學員體驗和反思,改變被動式的授課模式,以學員的自主學習為主導,貫徹“參與式、團隊式、行動式、研究式“的四式教學理念。
【器材要求】 投影儀和白板
【授課時長】 6小時
【課程大綱】
第一節:你的人生安全嗎?
一、團隊游戲:博弈大戰
二、游戲分享:怎樣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三、安全人生五道力
1. 健康力
2. 幸福力
3. 經濟力
4. 學習力
5. 意志力
第二節:忠誠和感恩是人設
一、人生的核心競爭力
1. 溫暖而美好的社會關系
2. 明確的人生規劃
3. 受歡迎人的三個特征
二、什么是忠誠?
1. 忠誠的深刻內涵
2. 古人對忠誠的定義
3. 現代人對忠誠的定義
4. 西方文化對忠誠的定義
三、什么是感恩?
1. 感恩是一種情緒
2.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
3. 感恩是一種人際管理的手段
四、忠誠和感恩讓你避免被淘汰
第三節:感恩與忠誠的影響因素
一、心理測試:為什么有人做不到忠誠和感恩?
1. 家庭教育的結果
2. 愛的缺失造成的心理黑洞
3. 創傷經歷造成的一種選擇
二、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三、職場關系的影響
1. 位置(歸屬感)
2. 付出與收取的平衡(價值感)
3. 規劃與秩序(安全感)
四、人生首先感恩的是父母和你自己
五、討論題:
如何破“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第四節:怎樣做到忠誠和感恩?
一、游戲體驗:競爭、協調才能盡享平衡之美
二、職場中的三個“忠于”
1. 忠于平臺
2. 忠于上司
3. 忠于自己
三、企業中忠誠的界定
四、職場中人際忠誠的規則
五、忠誠是財富
六、衡量忠誠締造的代價
七、忠于自己的組織
八、忠于自己的老板
九、愛崗
十、小組討論: 領導批評你了,客戶懟你了,你如何轉換心情?
第五節:自我實現助你成功
一、擺正心態
二、認清跟企業的關系
三、自我實現的8個方法
四、感恩冥想詞
結束語:忠誠和感恩是一種人生態度;忠誠和感恩是使你幸福的潤滑劑!
講師簡介:
張礫勻 老師(北京)
——資深員工心理素質提升專家
?北京醫師協會全科醫學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社工聯合會心理健康工作委員會理事
?兒基會心理專家
?中國婦基會女性創業就業導師
?團中央“青年之聲”心理服務聯盟專家
?中央人民電臺“華夏之聲”嘉賓
?香港專業效能管理學院心理輔導師
?北京城市學院特聘心理學講師
?清華、北大總裁班特聘講師
?高級國際私人心理顧問
【個人簡介】
張老師是資深心理學專家,多年來始終專注個體心理咨詢、家庭婚姻、女性自我成長與企業員工心理輔導等研究。
1997年至2001年,張老師在中國駐赤道幾內亞大使館工作四年,擔任秘書,并積極參與傳播中國文化,期間工作表現優異,得到大使和參贊等領導的一致好評。
2010年至2012年,張老師專攻高三復讀班學生的心理干預工作,累計中學生咨詢個案5000多人/次。近年來,張老師致力于個體心理輔導,咨詢時長超過一萬小時。
使命:致力于促進個體心理成長,協助企業打造高效活力的團隊。
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張老師總結出了一套適合個人心理成長的“自如人生”模型。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