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蒲黃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360考核就是對“傳統”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對“固化”思維方式進行改變。問題只是暫時的,只要使用者對考核誤區進行詳盡分析、全面糾正、提前預警、快速試錯、執行有效解決方案,360考核工具會釋放出巨大的激勵能量,成為企業得力的管理助手。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2-07 09:24 |
【課程背景】
360績效考核是好工具,用好了事半功倍。但它是雙刃劍,陷入使用誤區會影響評估效果并嚴重打擊員工士氣。
企業實施360之初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但同時也會遇到一系列“困惑”,形成進退維谷的局面:
不同維度考核得分竟然不一致?
考核維度越齊全,被評估者遭到打擊越大?
表現平庸的被考核人竟然成了“香餑餑”?
360考核就是對“傳統”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對“固化”思維方式進行改變。問題只是暫時的,只要使用者對考核誤區進行詳盡分析、全面糾正、提前預警、快速試錯、執行有效解決方案,360考核工具會釋放出巨大的激勵能量,成為企業得力的管理助手。
【課程收益】
? 通過盤點360考核十三個使用誤區,讓學員接受新鮮理念、調整工作心態,為考核運行鋪平道路;
? 學員借鑒失敗案例經驗教訓,減少試錯成本,加速360考試實施進度;
? 了解360考核優點、缺點,在使用過程中注意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正面激勵作用;
? 通過學習“文字描述”的評估方式,徹底解決“無效問卷”、“打擊報復”等痛點問題;
【課程特色】理論分享、案例討論、點評啟示、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引導借鑒。
【課程對象】中高層管理人員、后備人才、人力資源部門
【課程時間】1天(6小時)
【課程大綱】
誤區一:360是人力資源的事,我們最多算配合。中層與員工一樣對此一無所知,也沒有推廣的義務。
糾正:
1.全面績效管理推行之前,360是很好的熱身與宣傳;
2.中層既是被評估者又是評估者;
3.這是你的工具,你是主人 + 主角。
誤區二:整人工具
糾正:應把360考核貫徹到整個員工發展計劃中去,而不能把它看成是懲罰、擠兌工具,也不能把它僅用在低績效者身上。
誤區三:全天候開展
糾正:應選擇最佳時機使用360度績效考評工具。在組織面臨士氣問題、過渡時期或走下坡路時,不能使用360度績效考評工具。
誤區四:過程重于結果
糾正:所有反饋考核圖表需要交給員工本人,而不能將這些表格放人員工的人事檔案中。
誤區五:空中樓閣不接地氣
糾正:如果企業互相信任程度比較低,最好不要馬上使用360度績效考評對個體員工進行考評;
誤區六:參與評估是所有人的權利,不能被剝奪,過一把考核者的癮。
糾正:評估者素質參差不齊,相當比例不適合作為評估者。
解決辦法:
1.并不是所有上級、同事、下級和客戶都適合做評估者。一定要選那些與被考核者在工作上接觸多、沒有偏見的人充當評估者,或者可以經過被考核者的認同;
2.可以讓被考核者確定誰來對他(她)的哪些方面進行評估;
3.最好選擇受過績效培訓的候選人勝任;
4.合適的評估者人數。
誤區七:四個維度考核必須用分數表現
1.下評上分值低不準確
? 例1:“對上負責得罪下屬”:
2.同級互評分值低不準確
? 例2:對上負責得罪同級甚至“高層”
3.下評上分值高不準確
? 例3:“對下負責得罪上級”:
? 例4:對間接上級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對同級小恩小惠收買人心、對下級拉幫結派搞小團體;
? 例5:對同級睜眼閉眼老好人、對下不管不嚴聽之任之;
結論:360考核評分權重應以直接上級為唯一,間接上級或其它意見僅供參考。
解決方法:在360初使環境尤為有效
? “上級評估下級”是決定下級收成的唯一渠道,另外270度只適合作為績效改進;
? 取消打分,改為文字描述(可以鑒別是否客觀評價);
? 綜合匯總之后進行篩選,有利于進行職業培訓引導;
? 可以270評估在前,領導總體評估在后,次序十分重要,可保證客觀。
啟示:
? 360考核的真正目的不在給被考核人全面的評價,而在于找出其它方面短板并加以改進。
? 分數不是目的,而是發現培訓方向及偏科短板。
誤區八: 為了提高效率,360考核表評估項目內容應該最大限度保持一致。
糾正:
1.不同職務的管理者要有不同的考核項目內容;
2.同職務級別但不同崗位的管理者要有不同的考核項目內容;
3.同一管理者的不同維度要有不同的考核項目內容;
誤區九:考核項目籠統,考核標準抽象。
誤區十:上評下隨便找個上級評估即可
糾正:只有直接上級才了解實際情況,有權力評估。
1.越級評估不準確
2.替代評估不公平
誤區十一:下級評上級誤區與典型問題
? 案例1:科室內評估結果不一致
? 案例2:一分打到底(糊弄打分)
? 案例3:無功無錯便是德(你好我好大家好)
? 案例4:背對背是雙刃劍
? 案例5:不同年齡結構的員工對中層管理者的容忍度亦不同(手松收緊)
? 案例6: 科室人數過少對平均分數影響大
結論:下評上受很多因素影響
? 評估者本身素質參差不齊、不能用客觀事實,客觀態度評價,存在從印象出發,套改績效評分(先定分后套分)現象;
? 評估者與被考核人為競爭關系、嫉賢妒能(假想敵)、矛盾關系、裙帶關系、幫派關系都會左右/誤導評估結果;
? 與科室員工年齡、部門風氣、環境、要求高度有關。
解決方法:
? 評分制變為書面文字滿意調查
? 全體員工參與培訓
誤區十二:同級互評誤區與典型問題:
1.性格特點鮮明的人分數不高
? 案例1:本人桀驁不馴、性格極強
? 案例2: 不了解=瞎打分
? 案例3:本位主義影響同級互評
? 案例4:兩個科主任分值相同,貢獻就一樣大
誤區十三:評估誤區
1.套改分數:先定印象再打分;
2.“1至5”分經典考核法則--這是最大的誤區。
解決方法:
1.制定詳細的考核標準,數字量化,文字描述細化,讓所有評估者有統一的參考標準對應打分;
2.不同評估者參與應以文字描述作為主要參考依據才保證公平與準確,把審核、篩選權利由評審小組判斷掌握,最麻煩也最可靠,結果寧缺毋濫,有書面依據,有說服力、少而精準;
3.“文字描述評估方式”的適用范圍;
4“文字描述評估方式”的優勢;
5.誰真正有權打分?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