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馬光秋 | |
課時安排: | 2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中美博弈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通過對中國經濟崛起的歷史回顧和展望,可以找尋企業發展機遇,為決策者提供發展方向。企業可以從經濟發展趨勢與政府政策導向中把握發展方向,研究發展策略。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2-29 10:31 |
【課程背景】
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后,經濟出現飛速發展,尤其是在次貸危機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疫情沖擊使得經濟出現需求收縮、供給
中國建國后經歷了計劃經濟時期,兩彈一星的發明創新奠定了中國的大國地位,中國也從無到有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歷了漸進式 的改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轉入市場經濟,1992年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中國進入世界分工體系,逐漸成為世界加工廠。次貸危機后,中國經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快速崛起與新型大國關系的倡導沖擊了美國主導的自由主義經濟體系利益。
中美博弈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通過對中國經濟崛起的歷史回顧和展望,可以找尋企業發展機遇,為決策者提供發展方向。企業可以從經濟發展趨勢與政府政策導向中把握發展方向,研究發展策略。
【課程收獲】
了解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以史為鑒,為企業決策者指明方向;
了解政府政策導向,為企業制定發展戰略提供依據;
展望中國經濟發展趨勢,使決策者具有前瞻性,走出困局。
【課程特點】
邏輯清楚:以經濟發展回顧與展望為主線探討經濟和產業如何發展、企業如何應對;
理論聯系實際: 將現實問題以案例具象化,引導學員將現實問題代入理論體系,提升學員的思維與認識格局。
【課程對象】政府人員、集團企業各級管理者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大綱】
一、企業為什么要認清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
(一)系統論思維:經濟、產業和企業關聯的關鍵是什么
1.學習為什么要注重思維的提升
2. 宏觀經濟、產業與企業之間存在什么關聯
宏觀環境分析 PEST 模型
(二)企業處于宏觀經濟形勢與產業發展趨勢中應該具備那些意識
1. 順應時代、順應政策找尋自己的位置
案例 太陽能企業、芯片企業
2. 提升企業重要性
分析 世界加工廠到沿價值鏈環節攀升
3. 協作共生
分析 社會達爾文主義到共生理念
二、中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之后的經濟發展與政策
(一)中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后的發展與政策
1. 蘇聯解體
2. 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建立
3. 東南亞金融危機與擴張性經濟政策
4. 世界加工廠
(二)次貸危機后的轉型
1. 創新驅動戰略: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
2.產業機構提升
三、中國經濟崛起與中美博弈下的戰略
(一)經濟崛起與美國遏制
1. 制造業大國與去中國化及逆全球化思潮
2. 美國對中國制造業的遏制
(二)新型大國關系
1. 一帶一路戰略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2. 美國的老二策略
(三)經濟組織構建與供應鏈切割
1. 全產業鏈上的競爭對手
2. 美國為首的組織對中國供應鏈的切割
3. 保供應鏈戰略
三、中國目前的發展局勢與政策
(一)目前的發展局勢與戰略
1. 疫情沖擊與美國對中國的排斥
2. 經濟發展與文化自信
3. 數字化轉型與產業結構提升
4. 人口發展戰略、共同富裕戰略
(二)政府政策導向
1. 經濟發展數據
2. 穩增長政策與調結構
3. 相關產業政策
四、中國經濟發展潛力
(一)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契機
1. 中國具有的優勢
2. 創新驅動戰略與產業結構提升的政策支持
(二)持續強勁增長
1. 中國制造2025、2035規劃等
2. 鄉村振興、北部西部產業轉移
(三)完整的產業鏈體系
1. 戰略協同
2. 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
(四)大國擔當對發展中國家的號召力
1.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2.上合組織等
(五)人民幣國際化
1. 國際化表現
2.帶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應逆全球化
五、穩增長政策下的企業發展機遇
系統性風險中應對時勢
(一)應對中美關系時勢選擇賽道
1. 數字化轉型自主創新環節
2. 對應政策的基建、新能源汽車與航空產業
3. 人口年齡、共同富裕相關
(二)應對數字時代機遇選擇產業
1. 政府扶持的新興產業
2. 新興產業上下游相關
3. 相關服務環節
(三)在開放中競爭實現民族復興
1.一帶一路中尋找契機
2. 構建外循環的供應鏈與區域關系
3. 在世界市場中進行對外競爭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