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張世民 | ![]() |
課時安排: | 0.5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數字經濟已經滲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家居、共享出行、遠程辦公、智慧社區等生產生活方式,都是建立在數字經濟的基礎上。數據經濟在為消費者帶來極大便捷的同時,也逐漸引導社會生活向綠色低碳方向快速轉型。 與此同時,國家正式啟動了“東數西算” 重大戰略工程,能夠有效提升算力運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推進東西部經濟平衡發展,加速數據資源跨區域流通,助力“雙碳”目標達成,促進數字經濟高速且可持續發展。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3-02 12:34 |
“雙碳”目標下產業數字化轉型策略
課程背景:
發展數字經濟和實現“雙碳”目標具有內在一致性。以數字經濟發展作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強大牽引力,打造智慧城市、提升區域協同、深化對外開放,更好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同時,可以有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有助于同步推進2035年遠景發展目標和“30/60”碳減排目標。
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規劃》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數字經濟已經滲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家居、共享出行、遠程辦公、智慧社區等生產生活方式,都是建立在數字經濟的基礎上。數據經濟在為消費者帶來極大便捷的同時,也逐漸引導社會生活向綠色低碳方向快速轉型。
與此同時,國家正式啟動了“東數西算” 重大戰略工程,能夠有效提升算力運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推進東西部經濟平衡發展,加速數據資源跨區域流通,助力“雙碳”目標達成,促進數字經濟高速且可持續發展。
課程時間:3H
授課對象:企業中高管、數字化領域相關人員
授課方式:講師講授+案例解析+互動交流+現場答疑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產業變革趨勢和數字化轉型實踐
一、“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引領可持續發展
1. “雙碳”戰略助力綠色發展
2.“雙碳”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3. 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產融合作
4. 數字能源: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
5. 雙碳目標下的產業發展機遇和挑戰
【視頻解析】丁仲禮院士:全球碳中和,誰能說到做到?
二、布局新基建,精準發力“雙碳”目標
1. 國家層面為什么推進新基建
2. 什么是新基建,新基建新在哪里
3. 新基建的范圍:融合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
4、數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核心
5、新基建帶來的的機遇和挑戰
【案例解析】過去一百年人類離不開電力,未來人類離不開算力
三、數字經濟才是真正的“綠色經濟”
1、打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
3. 技術創新與業態創新并重
4. 供給側和需求側有效協同
5. 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
【案例解析】消費互聯網VS產業互聯網
四、數字化轉型是產業升級必經之路
1. 數字化的內涵、價值、底層邏輯和終極目標
2. 數字化背景下,企業生存之道——保持危機感
3. 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對策和常見誤區
4. 什么是數字化轉型六度法則,如何將數字化真正落地
【案例解析】某大型國企數字化轉型的困惑
第二單元:企業管理思維升級與數字基因植入
一、用戶思維——為懶人服務
1. 傻瓜式、簡單可依賴
2. 不要讓用戶做選擇題
3. 需求洞察與痛點捕捉
4. 用戶需求VS應用場景
【案例解析】郵政VS順豐,用戶的槽點在哪里
【思考方向】業務部門如何提高需求甄別能力,規避技術開發需求反復,減少內耗。
二、產品思維——對一切有違人性的產品和服務保持憤怒
1. 無痛點,不產品(服務)
2. 做減法,不做加法(功能)
3.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效率)
4. 避免過度的產品設計(機制)
【案例解析】瞬間白癡論——喬布斯1秒、馬化騰3秒、張小龍5秒
【思考方向】技術部門如何把控需求標準,并完善產品和服務的顆粒度。
三、跨界思維——亂拳打死老師傅
1. 挾用戶數據重構市場空間
2. “跨界打劫”VS“降維打擊”
3. 瓦解競爭對手的慣性生存條件
4. 跨界打劫的本質:場景轉換與用戶體驗
【案例解析】誰奪走了分眾傳媒的電梯生意
四、創新思維——做別人不做的事
1. 創新不是瞎折騰
2. 創新不是耍小聰明
3. 創新是“有中生無”
4. 創新是發現更多可能性
5. 脫離真實場景的創新是“一廂情愿”
【案例解析】支付寶遭遇的“珍珠港偷襲”
【思考方向】在數字化進程中業務導向與技術實現之間的銜接,如何避免出現脫節問題。
課程回顧、總結和分享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