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陳衛中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本課綱中的課程為針對阿里管理者(腿部力量)的管理培訓課程。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4-18 11:02 |
2009年,阿里已達萬人規模,干部數量不足,管理能力跟不上,績效意識不強,人風不夠彪悍成了制約發展的關鍵問題為此,阿里引進了大量的課程,但馬云不滿意,要求“要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樣,斧子落下去,就要有效果!”對每一層級的干部,關鍵的能力項目不必多,但必須實用,要高強度,反復的訓練,才會有效果。“在這個背景下,阿里學院基于獨特的阿里巴巴獨特的文化價值觀與將近20年的管理經驗,開發出一套獨具阿里特色的管理者培訓課程,即現在的”三板斧“課程,對阿里組織的良性發展起到重大作用。
對應阿里巴巴對管理者層級的劃分:腿部、腰部和頭部,“三板斧”課程也分為三個系列課程,本課綱中的課程為針對阿里管理者(腿部力量)的管理培訓課程。
? 借鑒阿里獨特的管理理念,選擇最適合自己企業的方式提升企業管理能力
? 運用阿里的“三板斧“理論體系去提升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 運用阿里巴巴團隊管理的技巧,打造企業自己的核心管理團隊
? 運用阿里“追過程“的復盤方法,拿到企業想要的管理結果
n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n 課程對象:中基層業務管理者、HR
n 課程方式:講授+案例分析+視頻互動+小組討論
模塊一:業務Leader如何做目標拆解與規劃
一、企業持續發展的方程式
1. 企業持續發展方程式=戰略x組織能力(人才*文化*組織)
2. 管理者最核心的三個能力:懂戰略(承上啟下)、搭班子(向下推動)、做導演(全局運籌)
二.懂戰略-吃進去,吐出來
1. 戰略選擇:使命、愿景、組織能力
2. 戰術策略-從戰略目標到落地系統,如何實現戰略目標:上策、中策、下策
三、從戰略到目標分解
1. 研討組織從戰略到KPI進行戰略澄清
2. 組織各團隊/部門和主管KPI(指標要素)指標
3. 確定部門責任中心定位
4. 確定部門考核指標和業務重點
5. 確定團隊業務重點
6. 每個階段的里程碑
共創:從戰略到目標的分解思維圖
模塊二:拿結果
1. 定目標
n 訂目標:制定解讀分解目標
n 定目標:溝通、sell目標
n 盯目標:跟蹤、達成目標
n 目標通曬:上下通,左右曬
2. 追過程
PDCA循環:持續的跟蹤檢查改進
? 目標進展反饋機制 (3報4會:日報、周報、月報;早會、晚會、周會、月度review)
? 人員輔導反饋機制(問思路、問路徑、問進展,提建議、做輔導)
? 員工輔導機制:培訓機制、分享機制、陪訪機制、演練機制、REVIEW機制
3. 拿結果
1)拿結果八步曲
? 解讀目標、分解目標任務、選合適的人、sell目標、定KPI、帶團隊落地計劃、跟蹤檢查執行、復盤總結
2)復制好的過程與結果
3)結果獎懲3大理念
? 為過程鼓掌,為結果買單
? 融合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 不養庸,不養老,不養小白兔
模塊三:建團隊
一、思想團建:(建立信任)讓團隊具備共同的思想,共同的心智模式
1、樹立團隊文化:
? 團隊核心價值觀是什么?倡導什么,反對什么,關注什么?標桿樹立:勵志故事、正能量分享
? 打造團隊文化八個工具?
2、規章制度保障:績效規則
? 績效評估與反饋機制
? 沖突協調及部門協同機制
? 復盤review機制
二、生活團建:如何通過生活的團建,讓團隊裸心、共情,
情感建設:團隊成員的成長背景,時刻反問自己這些人為什么跟著我干
人文關懷:員工思想動態、例如家屬一封信
團隊儀式:生日會、聚餐、拓展、興趣小組
三、目標團建:(目標共識)通過共同達成目標的過程中,讓團隊成為一幫兄弟、一段故事、一個傳奇、一生回憶的鐵血團隊
個人目標:職業規劃、轉正、晉升、優秀講師、生活品質提升
團隊目標:業務啟動會、百萬英雄、團隊個體標識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