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金樹松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課程既有真實的生活案例,又有激蕩的現場論辯,最后把深刻的心理原理轉化成具體的實操行動。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5-09 12:08 |
[簡要目錄]
模塊一 成交力:傾聽心理需求(如何在管理和營銷活動中關注人的精神需求)
模塊二 變革力:關注團隊信念(如何通過魅力領導者的示威提升基層執行力)
模塊三 創造力:向高手示弱(如何通過提供機會促進高手的創造力)
模塊四 績效力:與團隊互補(如何通過企業家與團隊互補促進企業績效)
[課程背景]
自然科學與精神科學有著明顯的分別。自然科學探討的是物質的規律,看重本質、因果,精神科學發掘的是精神的力量,討論的是信仰、期望。人的本性是精神,企業通過精神完善達到經營完善。“理”原本就是指玉石的紋路,管理就是要順著人的本性去理之。如果企圖通過外力去改變一個人,控制一個人,就是把人當作物體來對待,就遠離了管理的本質。
自我管理是最好的管理。自我管理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人都有精神本性。管理者就是要用“本性去管理本人”。這樣的管理思想需要尊重人、觀察人、發現人、成就人,把人當人看,通過成就人的精神成就企業,這是對工業革命把人當機器的顛覆。
課程專注于討論高績效管理、低物質成本背后的心理本性。正所謂“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只有“理”了員工的心,才可能高效地“管”好人。這些本性通俗地稱為人的“心理開關”,包括個體和群體“開關”。
企業家需要學習這些“永恒”的“開關”,這些開關無處不在,并且不會隨著社會的動蕩而起伏。經典的心理實驗對這些“開關”進行了提煉和總結。例如,傾聽能夠助人主動解決問題,強權更能滿足一線員工對安全感的需要,示弱能滿足高手的表現欲望,意識到曠世奇才的理性精神能夠更好合作,領導與團隊文化應該互相補充而達到均衡狀態。
四個“開關”尋求上下級最低成本的互動,由內及外、由易到難、由小到大。課程既有真實的生活案例,又有激蕩的現場論辯,最后把深刻的心理原理轉化成具體的實操行動。
[課程特色]
1、 體驗:經典的生活、管理案例,切身體會心理學在工作中的巨大威力;
2、 提煉:基于心理學的4類經典模型分析,具體的管理行動指南;
3、 升華:將西方心理科學與中國管理哲學結合,以術為入,以道為出。
心理科學簡史:從哲學、科學到技術
原著原文:《毛澤東傳》“如何讓貓吃辣椒”
毛澤東召見了劉少奇和周恩來,向他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怎么使貓吃辣椒?”
黨的第二號人物劉少奇首先說:“這還不容易,你讓人抓住貓,把辣椒塞進貓的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
對于這種莫斯科式的解決方法,毛澤東極為厭惡地擺擺手,“絕不能使用武力……每件事都應當是自覺自愿的。”周恩來一直在聽著,毛澤東要周恩來談談看法。
“先讓貓餓三天,”這位善于走鋼絲的人回答,“然后,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貓非常餓的話,它會囫圇吞棗般地全吞下去。”
與不同意劉少奇的辦法一樣,毛澤東也不贊稱周恩來的辦法。“不能用欺騙手段——絕不能愚弄人民。”那么,毛澤東自己的策略是什么呢?“這很容易(至少這口氣與劉少奇相同),把辣椒擦在貓背上,它感到火辣辣,就會自己去舔掉辣椒,并為能這樣做感到高興。”
——《毛澤東傳》第十三章,295—296頁
我們通常說,領導者是心理學高手,因為領導者一定是對人有深刻理解。把人當人看,而不要當機器看。優秀領導者更懂得如何通過發掘下屬的精神本能,促進員工的自發行為。
探討領導活動中的心理規律
管理心理學要求把人當人看待
1、把自己當人看——尋找工作的精神理由
2、把別人當人看——精神是原因,績效是結果
模塊一 成交力:傾聽心理需求
1、案例引入:成人管理溝通
2、課題:如何關注人的傾聽需求
3、結論:領導者的工作要關注“精神-目標”路徑
4、應用:(1)、職業人的三類心理安全:權力/能力/地位
(2)、工作動力研究——找到工作的精神理由
(3)、團隊管控研究——中國傳統分類格局
模塊二 變革力:關注團隊信念
1、案例:《亮劍》李云龍
2、課題:墨家創業信念哲學
3、心理學研究:電擊實驗(1961,耶魯大學,米爾格萊姆)
4、應用:(1)、示威激發信念的五種行動
(2)、提要求提升執行力的技巧
5、陷阱及解脫:個人信念自強模式——BVR系統
模塊三 創造力:對高手示弱
1、墨家哲學的風險和機會
2、案例:《三國演義》劉備
2、課題:如何激發高手的機會開關
3、心理學研究:監獄實驗(1971,斯坦福大學,津巴多)
4、應用:(1)、示弱的五種行動
(2)、示弱法的人品資本
5、示弱盲區克服:認知失調促進“化敵為友”(1959,費斯廷格)
模塊四 績效力:心理風格的影響
1、量表:領導和團隊風格測驗(費德勒,1970)
2、課題:領袖風格與團隊風格的均衡
3、權變領導:“領袖-團隊”性格互補的四種格局
4、應用:(1)、個人風格與團隊文化互補
(2)、性格重疊的解決之道
5、延伸:將互補思想貫徹到體系內部設計:左右制衡與互補
總結:領導者的人格魅力修煉
附件1課程應用計劃
第一模塊、成交力
實踐:用關心三種安全感的方法,與一位下屬溝通
衡量時間:1周內
衡量標準:對比以前過度關注目標的方式,觀察效果變化
第二模塊、執行力
實踐:針對一項任務,向員工下達高要求
衡量時間:1個月內
衡量標準:工作效率提高
第三模塊、創造力
1、示弱激勵能人
實踐:與某位優秀員工談話,求助一項艱巨任務
衡量時間:半個月至一個月內
衡量標準:使用示弱方法,激發自我承諾
2、一美元應對恃才傲物
實踐:溝通的一位逆反心理的高手或者無理投訴客戶,觀察并情感深入
衡量時間:3個月至1年內
衡量標準:對比過度遷就的效果
第四模塊、績效力
實踐:用權變領導表格診斷所在團隊
衡量時間:1個月內
衡量標準:進行要素的調整,觀察效果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