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蘭潔 | ![]() |
課時安排: | 1-2天/6小時一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將幫助學生形成正確處理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逐步提高其運用管理心理學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學生將來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各種工作奠定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基礎。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5-23 10:49 |
適用專業:工商企業管理
開課單位:經濟與管理系
撰寫人:
審核人:
修訂時間:2008年10月
一、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管理心理學是研究管理活動中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規律,協調人際關系,滿足職工需要,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管理效能的科學。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企業內部的人際關系系統,突出的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思想;強調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及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理念;突出主體意識與主人翁精神的觀點,強調人是企業的主體;強調人際互動的管理理念及系統論的管理思想。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將幫助學生形成正確處理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逐步提高其運用管理心理學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學生將來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各種工作奠定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基礎。
二、課程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重點和難點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學概述
(一)基本要求 了解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掌握管理心理學的基本內容,熟悉管理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了解管理心理學的意義。
(二)教學重點 管理心理學的概念與研究對象。
(三)教學難點 管理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四)教學內容
1、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1)管理心理學的含義
(2)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2、管理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1)管理心理學的萌芽
(2)管理心理學的形成
(3)管理心理學的發展及現狀
3、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義
第二章 個性差異與管理
(一)基本要求 掌握氣質的特征及其在管理活動中的應用,掌握性格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能力的概念和影響能力的因素,了解能力的個體差異性,熟悉氣質、性格、能力的相互關系。
(二)教學重點 氣質、性格、能力的特征。
(三)教學難點 氣質、性格、能力的特征及其在管理活動中的應用。
(四)教學內容
1、氣質差異與管理
(1)氣質的概述
(2)氣質的類型
(3)氣質的差異與管理
2、性格差異與管理
(1)性格概述
(2)性格差異與管理
3、能力差異與管理
(1)能力的概述
(2)能力的差異與管理
第三章 知覺、態度與管理
(一)基本要求 了解社會知覺的基本規律及其在管理活動中的作用,掌握歸因理論在管理活動的運用,了解態度與價值觀形成過程的理論,掌握改變態度與價值觀的途徑。
(二)教學重點 知覺、社會知覺的概念,歸因理論,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
(三)教學難點 改變態度與價值觀的途徑。
(四)教學內容
1、社會知覺與管理
(1)社會知覺及類型
(2)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要因素
(3)社會知覺研究在管理中的應用
2、歸因理論與管理
(1)歸因理論概述
(2)歸因理論的運用
3、態度與價值觀
(1)態度與價值觀的概念
(2)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和改變
第四章 需要、動機與激勵理論
(一)基本要求 熟練掌握需要、動機的概念、特征,了解激勵的涵義、特點及其與工作績效的關系,掌握激勵的方式,明確激勵的作用,了解激勵的基本模式。
(二)教學重點 激勵的方式和作用。
(三)教學難點 激勵的基本模式。
(四)教學內容
1、需要和動機概述
(1)需要
(2)動機
2、激勵理論
(1)需要層次理論
(2)雙因素理論
3、激勵的方法
第五章 群體心理
(一)基本要求 了解群體的含義、類型和功能,掌握群體規范和群體凝聚力,了解人際關系的概念,掌握影響人際關系的因素,明確人際交往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 群體規范和群體凝聚力。
(三)教學難點 人際交往的作用。
(四)教學內容
1、群體概述
(1)群體的分類
(2)群體的形成
(3)群體的功能
2、影響群體績效的因素
(1)群體成員構成
(2)群體規范
(3)群體凝聚力
(4)外界環境影響
3、群體中的人際關系
(1)人際關系及其傾向
(2)人際關系的代價與報酬
(3)人際吸引的條件和規律
(4)人際相互作用分析
第六章 領導心理
(一)基本要求 了解領導者角色、權力,掌握領導者的素質,理解領導者的行為,了解被領導者的心理。
(二)教學重點 領導者的素質。
(三)教學難點 領導者的行為。
(四)教學內容
1、領導者的角色和權力
(1)領導者的角色理論
(2)領導者的角色認知
(3)領導者的權力
2、領導者的素質
(1)領導者的素質內涵
(2)領導者的素質培養
3、被領導者心理
(1)被領導者的界定
(2)被領導者的素質
三、課程學時分配
教學單元 | 內容 | 總 學 時 | 學時安排 | ||||
講授 | 實驗 | 上機 | 課程 設計 | 其它 | |||
1 | 管理心理學概述 | 4 | 4 | ||||
2 | 個性差異與管理 | 4 | 4 | ||||
3 | 知覺、態度與管理 | 4 | 3 | 1 | |||
4 | 需要、動機與激勵理論 | 4 | 3 | 1 | |||
5 | 群體心理 | 4 | 4 | ||||
6 | 領導心理 | 4 | 4 |
四、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
先修課程:管理學、行政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等課程,修讀本課程的學生如能通過自學修讀完《普通心理學》將非常有利于本課程的學習。
后續課程: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學等課程。
五、本課程的特點及教法、學法建議
本課程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學科領域,它正從心理學、管理學、營銷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傳播學等諸多學科領域吸取營養,以此豐富和發展自己。本課程的學習將為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其余主干課程打下理論基礎。
管理心理學是應用性學科,因此在教學中建議:
(一)在傳授基本知識和理論的同時,要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每章的教學過程中,穿插使用課堂講解、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等方法。
(二)學生在學完部分的教學章節后,要參加規定的實踐或者課外練習,并寫出報告,作為平時成績的一個主要部分。
六、考核類型、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
(一)考核類型:考試
(二)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
1、考核方式:本課程采用理論考試方式進行考核。其中,理論考核包括期末考試(開卷筆試)與平時成績。
2、課程考核的成績評定:以五級制計分,最終成績的構成為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70%。
3、期末考試命題要求:識記占20%、理解占30%、掌握與應用占30%,分析與綜合占20%。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建議命題采用填空題、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與應用題、案例分析題等題型。
七、建議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學參考資料
(一)教材:《現代管理心理學》,趙慧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第3版。
(二)主要教學參考資料:
1、《管理心理學》,朱永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
2、《管理心理學》,蘇東水,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第4版
3、《管理心理學》,俞文釗,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第3版
4、《管理心理學》,丁茂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第3版
5、《管理心理學》,殷志紅,中國郵電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