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王君武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企業要擁有互聯網基因在產品線的規劃上要有入口思維和流量思維,另外要更加重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與目標客戶之間的黏度。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傳統企業的產品線亟待重新梳理與整合。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5-29 11:09 |
微創取勝互聯網時代的產品線規劃之道
課程背景:
互聯網到底是工具還是革命?
互聯網對營銷活動有什么影響?
有沒有感覺你的產品和產品線規劃與互聯網時代脫節了?
互聯網讓營銷活動回歸本質。營銷的本質就是價值交換,因此產品和服務永遠都是營銷的根本。雖然互聯網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但不少企業其實距離互聯網還很遠,擁有互聯網基因的企業和品牌更是少之又少。
企業要擁有互聯網基因在產品線的規劃上要有入口思維和流量思維,另外要更加重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與目標客戶之間的黏度。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傳統企業的產品線亟待重新梳理與整合。
課程收益:
本課程提出“微創新進行迭代”、“高黏度贏取未來”的互聯網時代產品研發之道及產品線規劃之道。幫助學員:
● 理解互聯網對商業社會的影響,理清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思路;
● 通過大量案例講解,掌握“兩極致勝,八翼支撐”營銷系統;
● 從微創新和高黏度兩個核心層面,提升對產品和產品線問題的深度思考與策劃能力;
● 掌握微創新的三條路徑和提升產品與顧客之間黏度的“三點式思考法”和“水平思考法、垂直思考法、過程思考法”等重要落地工具。
課程工具:
工具1:微創新的三個工具
工具2:提高客戶黏度的三點式思維工具
工具3:水平思考法、垂直思考法、過程思考法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營銷總監、產品經理、策劃經理等
課程方式:生動講解,案例分享,示范演練,小組討論,頭腦風暴
課程模型:
課程大綱
第一講:互聯網時代帶來的營銷變化
一、營銷的本質
1. 營銷理論的變遷
2. 營銷的本質是價值交換
二、互聯網帶來的改變
討論:互聯網是工具還是革命?
新聞解讀:大咖之間的觀點碰撞、以及大咖自身的思維轉變案例
變化1:互聯網讓商業活動回歸本質
案例:滴滴
變化2:互聯網讓營銷活動成為閉環
案例:阿里、京東
變化3:互聯網讓營銷行為的次序重整
案例:小米
三、“兩極制勝”營銷思維
思考:面對以上變化,我們要如何應對,應該用什么思維模型來指導我們進行營銷活動以及品牌建設呢?
1. 產品聯動:營銷、戰略
2. 總結分類:大道至簡,歸于兩極
3. 相互制衡:兩極制勝,八翼支撐
1)圈層、自傳播、互動融入、二次盈利
2)個性化、情感化、微創新、高黏度
四、企業利用互聯網的三個層面
層面1:展示
層面2:服務
層面3:銷售
思考:如何讓自己的企業擁有互聯網基因?
第二講:二次盈利——免費即價值
一、免費即價值
1. 從空間爭奪到時間爭奪
2. 線裝盈利模式與點狀盈利模式
案例:百麗的空間爭奪與微信的時間爭奪
案例:免費無敵
二、二次盈利模式設計的三個方向
方向1:邊際成本為零的產品免費
案例:云舍家居的免費設計服務
方向2:低頻消費產品免費
方向3:閑置資源免費
三、盈利模式設計的三大注意事項
注意1:模式清晰
注意2:圍繞客戶需求
注意3:滿足一部分人
第三講:微創新——微創新進行迭代
思考:為什么要“小而美”?
案例:雕爺牛腩
一、互聯網時代產品的兩大KPI
1. 尖叫
2. 推薦
二、微創新之道
1. 微小剛需
案例:千千靜聽
2. 微小聚焦
案例:簡一大理石、巴洛克地板
3. 微小迭代
案例:360軟件
三、商品創新的誤區
誤區1:反進化
誤區2:偽需求
第四講:高黏度——高黏度贏取未來
觀點導入:一切以客戶為中心,其他都紛沓而至!
一、三點式思維
1. 痛點思維
案例:進口藥物
2. 尖叫點思維
案例:云舍家居
3. 引爆點思維
案例:虛懷谷
二、實現高黏度的三個方法
方法1:水平思考法
要點:互聯網時代的產品線規劃
案例:餐飲與相親
方法2:垂直思考法
要點:改變鏈接對象
案例:云舍家居
方法3:過程思考法
要點:交易過程切割
案例:美容行業
課程總結:
1)微創新:微創新進行迭代
2)高黏度:高黏度贏取未來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