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李青剛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企業創業有兩個階段:生存創業和生態創業。生態創業即企業二次創業的價值追求,其本質是從“借外力”(關系、資源、市場、行業)到“內外雙攻”(內部職業化+外部競爭化)的轉型升級。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6-05 14:24 |
【課程背景】:
人會內卷,但企業不會。企業競爭就是與時間賽跑,取勝的關鍵在于企業每個人是否勝任,是否職業化,是否同頻共振,這是企業二次創業的關鍵。
——格力電器董事長 董明珠
企業創業有兩個階段:生存創業和生態創業。生態創業即企業二次創業的價值追求,其本質是從“借外力”(關系、資源、市場、行業)到“內外雙攻”(內部職業化+外部競爭化)的轉型升級,從企業文化和管理機制的創新升級、由經驗型管理向職業化管理的轉型、從量變(銷售額)到質變(企業效益)的持續提升、從埋頭拉車到抬頭看路的一場思維清零和行動革命,是圍繞企業、團隊和個人的實力、動力和活力的再次突破。企業“二次創業”成功的標志是擁有別人學不會、偷不走的核心能力,從而提升企業生態創業的綜合競爭力。
【課程價值】:
1. 從創業到建業——企業“二次創業”的價值認同與產業路徑
2. 從行業到企業——前瞻判斷行業風向的成長型企業重新布局
3. 從敬業到精業——企業“二次創業”團隊職業化管理再升級
4. 從職業到事業——KPI+OKR 的“二次創業”企業穩健增長
【課程特色】:
1. 給創新——注重理論、思維和底蘊巧妙激發學員。
2. 給系統——幫助學員整理思路,用架構串聯經驗。
3. 給體驗——用心理技術開悟,高品質互動與共享。
4. 給思想——培訓師對核心內容的獨立見解與思考。
5. 給視野——洞悉中西管理,拓寬視角與格局能量。
6. 給引導——用嵌入式培訓技術引導學員愉悅參與。
7. 給工具——給予測評工具與延伸落地使用的方法。
【授課方式】:
幽默風趣、邏輯清晰、案例解析、診斷研討、互動分享、精彩點評,針對實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剖析式講授,將案例融入企業實踐,加強管理者技能實操訓練、小組討論與行動學習式分享相結合,體驗式執行,以實效落實為主。
【課程對象】:成長型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職業經理人、創業合伙人等
【授課時長】:2天(12-13小時)或1天(6-7小時)
【課程綱要】:
第一單元:從創業到建業——成長型企業為什么要進行“二次創業”?
1. 問題反思:
2021年,你所在的行業難做嗎?
2021年,你的企業難嗎?難在哪里?
2. 創業的兩個階段:生存創業與生態創業(二次創業)
生存創業:“借助外力,瞄準機會”(關系、資源、市場、行業)
生態創業:“內外雙攻,實力發展”(內部職業化+外部競爭化)
3. 企業“二次創業”的三個升級變革
(1)從企業文化和管理機制的創新升級;
(2)從量變(銷售額)到質變(企業效益);
(3)從埋頭拉車到抬頭看路的思維和行動突破。
4. 經過“二次創業”,企業如何發生質變?
(1)想到華為,你想到什么?(二次創業案例解析)
(2)想到格力,你想到什么?(二次創業案例解析)
(3)想到小米,你想到什么?(二次創業案例解析)
(4)想到蔚來,你想到什么?(二次創業案例解析)
(5)想到你所在企業,你想到什么?(聚焦解決發展瓶頸)
5. 小組研討:
(1)成長型企業過往創業中,犯過的錯誤和發展的短板有哪些?
(2)面對成長型企業的二次創業,你認為應該在哪些方面突破?
第二單元:從行業到企業——基于行業風向標的成長型企業重新布局
1. 是因為競爭“內卷化”,企業開始“二次創業”嗎?
企業“二次創業”的四個“內卷化”誤區:
誤區1:把行業迭代當成行業內卷!
誤區2:把行業良態競爭當成行業內卷!
誤區3:把市場敏感度提高當成行業內卷!
誤區4:把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當成行業內卷!
2. 成長型企業二次創業企業內部動力引擎
(1)行業競爭常態化 (2)工作鏈條標準化
(3)員工團隊職業化 (4)產品整合模塊化
(5)市場半徑延展化 (6)銷售渠道多元化
(7)服務能力系統化 (8)業績利潤最大化
3. 成長型企業二次創業的五個“新導向”
(1)以客戶為導向 (2)以市場為導向
(3)以數據為導向 (4)以需求為導向
(5)以競爭為導向
4. 成長型企業二次創業全員角色轉換的五大力量
(1)信要堅:堅定信念; (2)心要定:安定內心;
(3)情要熱:激發熱情; (4)智要獻:貢獻智慧;
(5)力要出:付出力量。
5. “二次創業”團隊應摒棄的12種“糾結”思想
(1)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2)非黑即白地看世界
(3)無止境地追求第一 (4)不愿意去換位思考
(5)無條件地回避沖突 (6)過度自信急于成功
(7)被困難“繩捆索綁” (8)強橫地壓制反對者
(9)天生喜歡引人矚目 (10)不懂裝懂缺乏深度
(11)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12)我的選擇是否正確?
6. 案例分享:史玉柱:人生“二次創業”的勇氣和果敢
第三單元:從敬業到精業——成長型企業二次創業內部職業化再升級
1. 思考:你的工資是誰發的?
(逐項分析:企業?老板?客戶?自己?團隊?下屬?)
2. 成長型企業團隊二次創業八大職業化勝任賦能
(1)目標勝任賦能:目標管理與計劃能力提升(案例+工具)
(2)對標勝任賦能:標準化與規范化流程應用(案例+工具)
(3)效能勝任賦能:時間與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案例+工具)
(4)協同勝任賦能:7YES認同你的管理主張(案例+工具)
(5)執行勝任賦能:執行是執行力的最大保障(案例+工具)
(6)責任勝任賦能:以結果為導向為成果工作(案例+工具)
(7)信任勝任賦能:3C職業化團隊認同力貫徹(案例+工具)
(8)激勵勝任賦能:10大方式激活團隊競爭力(案例+工具)
3. 成長型企業“二次創業”團隊“五力五心”提升修煉
(1)學習力 (2)責任力 (3)溝通力 (4)行動力
(5)人格力 (6)敬畏心 (7)創業心 (8)助人心
(9)激勵心 (10)分享心
4. “二次創業”企業五大業務升級法
(1)品類升級(產品集群) (2)品牌升級(主輔品牌)
(3)品質升級(性價美比) (4)企業文化升級(DNA)
(5)運營管理升級(GPS)
5. “二次創業”企業工作對標復盤法(對標管理模型)
(1)標桿團隊 (2)事業偶像
(3)楷模同事 (4)預見自己
6. 案例分享:《彭劍鋒:企業“二次創業”的十個不等式》
7. 故事分享:“二次創業”企業管理者是“全力以赴”還是“盡力而為”?
8. 頭腦風暴:疫情常態下如何打造“二次創業”企業的“一技之長”?
第四單元:從職業到事業——KPI+OKR 的成長型企業業績穩健增長
1. 企業“二次創業”的業績突破三角模型
(團隊能力提升、運營機制升級、營銷思路創新)
2. 二次創業團隊12個需要勇敢面對的問題
3. 面對瓶頸,我們該如何賦能自己?
(1)人的三種狀態:先知先覺,后知后覺,不知不覺
(2)人的三種能力:難行能行,難舍能舍,難為能為
(3)人的三種智慧:用己之誠,用人之力,用諸之智
4. 企業生態鏈 = 企業免疫力=團隊競爭力=全員行動力
(價值鏈+產品鏈+管理鏈+資金鏈+客戶鏈)Ⅹ(人+財+物+技+訊+時)
5. OKR+KPI的“雙劍合璧”助力企業績效優化
(1)OKR核心:目標聚焦、團隊協作、責任追蹤、充分延展
(2)核心理念:OKR績效管理的7大核心價值理念
(3)崗位賦能:以目標為導向,為成果而管理(OKR+KPI收益)
(4)績效維度:人財、人材、人才、人裁?
6. “二次創業”團隊OKR事業取勝的十大行動力
(1)始終思考,我的目標對客戶的價值
(2)主動承擔,如何為團隊做更大貢獻
(3)堅定執行,相關變更即時知會成員
(4)聚焦完成,同步協同盡力幫助別人
(5)精益求精,堅持對業務的執著追求
(6)合理規劃,核心時間聚焦核心工作
(7)挑戰壓力,面臨壓力仍然堅持質量
(8)借力反思,求助他人前做深入思考
(9)新能突破,舉一反三突破新的領域
(10)自覺成長,我的成長我是第一責任
7. “二次創業”團隊事業格局五大提升突破
(1)將小事做成精品—(心)
(2)將細節做成極致—(新)
(3)將打工做成事業—(薪)
(4)將經驗做成創意—(芯)
(5)將及格做成滿分—(欣)
8. 復盤研討:成長型企業的二次創業:
填空:從 走向 ?
部門解答:你和你的部門/團隊的突破性做法是什么?
9. 小組研討:唐僧師徒如何從“團伙”到“團隊”升級蛻變?
(1)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成功的原因?
(2)唐僧師徒團隊最大的危機是什么?
(3)取經成功后,唐僧師徒如何發展?
(4)你認為唐僧師徒團隊中,誰最適合評為優秀?
(5)唐僧師徒團隊如果要淘汰一個人,你認為是誰?
(6)唐僧師徒團隊如果要增加一個人,應該是什么崗位?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