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婁萌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1、 人----天地之間,莫貴于人(孫臏,戰國);為將之道,當先知人,知人之道,當先知心(蘇詢,北宋); 2、 機制----能用人者,將無敵于天下(王夫之,明);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7-03 14:22 |
【課程背景】
組織行為學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1、 人----天地之間,莫貴于人(孫臏,戰國);為將之道,當先知人,知人之道,當先知心(蘇詢,北宋);
2、 機制----能用人者,將無敵于天下(王夫之,明);
3、 關系----人與環境(機制)的匹配。
管理與組織行為學的關系
1、什么是管理?
2、 管理的本質質是什么?
3、 管理的起點是什么?
4、 管理的手段有那些?
5、 管理與組織行為學的關系?
6、 什么是組織行為學?
【課程對象】
企業中高層管理干部:
【課程時間】
12小時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認識自我與他人
一、 人的差異相當大?為什么?
1、 我們是如何認識自己與外部世界的?
2、 人的認識過程一定準確嗎?
3、 感覺、知覺、醒覺
4、 態度、價值觀、信仰;
5、 性格、氣質、能力
二、人的思維過程—思路決定出路,思路決定方法
1. 我是一切的根源;
2. 過去不等于未來;
3. 不是不可能,只是沒有找到方法,方法總比困難多;
4. 天助自助者;你越努力,你的運氣就會越好;
5.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6. 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能成功;
7. 立刻行動,逃避只會帶來更大的困難;
8. 計劃習慣,等于計劃成功;
9. 成功的心態:決心、主動、熱情、愛心、學習、自信、自律、頑強、堅持、責任、有恒。
三、你了解你的角色嗎?正確的角色認識相當重要。
1. 作為下屬的角色;
2. 作為同事的角色;
3. 作為上司的角色;
4、 面對成功與失敗,你的歸因合理嗎?
5、 人的能力、氣質與性格---人職相匹配的基礎;
6、 人才測評的理念與實踐。
四、 人的情緒過程為什么需要管理?---EQ成功之道
1. 認識自己;
2. 認識他人;
3. 移情能力;
4. 人際交往能力;
5. 自我激勵能力。
五、你的人性觀是什么?
1、 人一半是美女,一半是野獸,人的本性就是利己與理性,但這并不是主要的問題,重要的是人的行為;
2、 引導人的行為的是制度,人的行為是對制度的一種反應;制度實際上是對人行為的一種激勵;
3、 企業中的各種問題的主要根源在于制度設計。
第二部分 :激勵原理與技巧
一、 心理學的激勵與經濟學的激勵—社會人與經濟人的爭論
1、 心理學中的行為激勵----壓力、誘力、內驅力
2、 組織行為學中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
雙因素理論----赫茲伯格;
VIE理論----弗魯姆;
公平理論----亞當斯;
目標設置理論----洛克;
強化理論----斯金納。
二、 經濟學的激勵—委托人與代理人---瞎子與瘸子
1、 經濟學中激勵的本質----博弈、信息不對稱
2、經濟學激勵的體現----契約的達成三大條件:參與約束;激勵相容;信任。
3參與約束在企業激勵實踐中的最佳體現----效率工資;
4激勵相容在企業激勵實踐中的最佳體現----股票期權;
三、 激勵目標與效果實現的保障----績效評估;
僅有激勵缺乏績效評估后果相當嚴重:
逆向選擇;
道德風險。
四、 企業激勵機制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理念
1. 謹慎規劃、培訓先行;制度明確、態度堅決;承認不足、不斷改進;
2. 激勵的方法將會影響到激勵的效果;
3. 最大化的消除搭便車現象;
4. 激勵需要創新;
保障
1. 企業經營者領導者的支持與參與;
2. 與外部專家合作完成;
3. 建立對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績效評估制度
五、 企業激勵機制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技術處理
1. 簡潔有效、目標明確、措施明確、操作預期結果明確;
2. 威脅與威懾因素;
3. 全員參與、平等參與;
4. 分層激勵。
六、 企業典型的激勵方法
1. 面向基層員工的激勵模式:等級工資、計件(時)工資、利潤或成本分享等;
2. 面向管理層的激勵模式:(可變)年薪制、管理者收購(MBO)、承包制、利益共同體、職業生涯激勵、股票期權等;
3. 無定向激勵模式: (仿真)員工持股、(仿真)股票期權、(可變)延期收入、在職消費多種福利選擇方案等。
第三部分 :領導與團隊
一、 什么是領導?--有了高效的領導,才會有高績效的組織;
領導的能力
1. 決斷力—如今快魚吃慢魚;
2. 思維力—多腦并用顯神通;
3. 親和力—心有靈犀一點通;
4. 激發力—給他鮮花給他夢;
5. 凝聚力—知人善任得人心;
6. 持續力--用養結合不了情;
7. 影響力—軟權硬權都要用;
8. 應變力—隨機應變自從容;
9. 領導力—青出于藍勝于藍;
二、 領導的藝術
1. 領導藝術是方法整合,領導藝術是資源配置,領導藝術是區別對待;
2. 領導藝術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對策;
3. 領導藝術是因勢利導;
4. 領導藝術是平衡協調;
5. 領導藝術是量力而行;
6. 領導藝術是達成績效;
7. 領導藝術是凝聚人心;
8. 領導藝術是大道無形。
三、領導的理論
1. 領導的特質理論----想成為一個領導還真不容易;
2. 領導的行為理論----恩威并施;
3. 領導的權變理論----有效領導與管理之道。
四、什么是群體?群體的力量真得很大—群體動力;
群體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壓力與規則
1. 從眾行為—阿希實驗;
2. 社會標準化行為—霍桑實驗;
3. 社會促進行為;
4. 社會顧慮傾向;
群體與團隊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四、 什么是團隊?
團隊中經常會出現什么問題?
1. 人氣不旺,人際信任危機—誠實、友善、了解、寬容和信任;
2. 意見得不到統一—有效溝通和有效決策;
3. 扯皮、沖突、低效—流程分析;
4. 員工不得力—角色定位;
5. 因循守舊-跳出心智陷井;
6. 目標不清晰、手段與目標不一致—目標管理。
五、團隊管理之道
1. 團隊管理的本質在于合理與平衡;
2. 首先要有共識;
3. 將自己的定位做好;
4. 培養敏銳的第六感;
5. 孕育出合理的制度;
6. 在團隊中實現自我;
7. 維持合理的不公平;
8. 將人安頓好最要緊;
9. 凡事務求慎始善終。
第四部分 :組織管理技巧
一、 什么是組織?
二、 組織的重要性—組織是實現組織戰略目標的重要基礎與載體
三、 組織好比人的穿著與外貌,我們從中看到了什么?
1. 戰略
2. 技術
3. 文化
4. 環境
5. 素質
6. 生命周期
7. 權力分配等
四、 組織的發展是組織結構更替的過程
1. 直線型組織結構;
2. 職能型組織結構;
3. 直線職能型組織結構;
4. 事業部型組織結構;
5. 靈活型組織結構:矩陣型,網絡型,混和型等。
五、 組織的設計
1. 使命與戰略目標的確定;
2. 目標的分解與職能的劃分;
3. 工作分析;
4. 高效業務流程的設計;
5. 激勵與約束機制的設計;
6. 運行與調整。
六、 組織變革與發展
1. 組織結構
2. 組織技術
3. 管理方式
4. 人的心理與行為的變化
七、 組織變革與發展的阻力與克服
1. 阻力的來源:個人與組織;
2. 阻力的克服:教育與溝通;參與;促進與支持;談判、操縱與收買;強制執行。
八、 學習型組織的建構
什么是學習型組織;
1. 學習力;
2. 生命意義;
3、創新
學習型組織的特征:
1. 精簡與扁平化;
2. 彈性與不斷創新;
3. 善于學習;
4. 自主管理;
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
1. 自我超越;
2. 改善心智模式;
3. 建立共同愿景;
4. 團隊學習;
5. 系統思考。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