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王伯元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1、去偽存真,經由對干擾的清楚,增強大家對企業的歸屬感。 2、減低以自我為中心的割據思維,引導大家清晰自我的角色價值。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7-13 15:12 |
◆、培訓目標
1、去偽存真,經由對干擾的清楚,增強大家對企業的歸屬感。
2、減低以自我為中心的割據思維,引導大家清晰自我的角色價值。
3、通過“關系”的深度洞察,提升大家對企業、崗位工作的敬業度。
◆、課程時長設置
1、一天。
2、09:00~結束。
◆、課程特點及展開方式
1、課程不是在大道理層面絮絮叨叨,而是從人的根本角度去切入。
2、增強歸屬感不是講要感恩企業,而是基于其自我價值區分來愿意做擔當者。
3、課程不會進行形式化的、“哄孩子”式的上課形式,而是深入淺出、直指問題核心。
4、課程中融入視頻、講解、互動、分享、對話等實效手段。
5、課程進行中不是幾張PPT,幾個小故事,而是融入行為心理學、管理教練等元素。
6、課程內容不教條,不是按PPT進行走流程式的上課,而是基于結果,隨“機”調適。
7、課程目標去到歸屬感、主動擔責,但不能雞湯式、說教式的進行。
◆、課程基礎設置
一、看見變化、看清自我。
1、沒有看見環境、看清自我,就會悠哉悠哉的自我安慰,甚至是自我陶醉,這個時候就容易滋生工作中的消極懈怠,卻不自知。
2、本節中,我們就是通過對形勢的分析、自我的清醒認知,讓大家看見我的被動性的習性、得過且過的思想、自我認知的局限,從而觸發大家內心中對生活的熱愛、工作的敬畏、企業的忠誠、責任的擔當。
二、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從而讓自己發現自己的更大空間。
1、學習目標深度解析,除了專業范疇,學習不是增長新知識,而是發現我過去工作、生活、人際關系、思維結構等的自我設限,以及因此讓自己錯過了什么。
2、珍惜企業給予的培訓學習機會,搞清楚學習對自己成長、職場發展的關鍵價值,真正以感動之心來參與學習過程。
三、清理干擾源,讓自己“簡單”起來,增強對企業的歸屬感。
1、學習一個重要的心理學公式和一個三角形,借此來解析干擾對一個人能量的消耗、能力發揮的掣肘。
2、清晰動機、言語、行為、結果的正向關系,并發現習性背后是價值觀的作用力。
3、清理干擾源:
第一步:理清關系。
清晰企業和我的關系,從“重要思考”來解析企業對我的三大關鍵價值。
填補對職場發展中資源觀認知的空白,引發大家對工作的尊重和熱愛。
第二步:認清企業對人才的剛需。
區分人手和人才,認知到人才的關鍵特性,以及成為人才的有效通道。
價值型員工的三步曲,發現自己過去在工作中的心智層級。
第三步:把差異化作為職場發展的結果的必備基礎。
開始做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伯樂,在工作中自己“培養”自己,不等待。
重塑自己在企業中的發展定位,催生內心中工作積極、主動擁抱變化。
不按常理出牌,學會經營自己的職場規劃,主動去做企業發展的骨干。
第四步:認清情緒真相,做好情緒管理,不讓情緒操控自己做事態度和節奏。
學習職場發展三個重要商數。
認清EQ的真實面目叫情緒智能。
情緒不能控制,但需要做基于目標的有效管理。
認清工作壓力不是事實,而是情緒,學會工作中做好壓力管理。
洞見情緒真相,反思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就發出情緒的根本。
隨著情緒的洞見與厘清,開始喚醒自己的良知與善良,更加珍惜當下。
第五步:切換面對問題的思維模式,建立工作卓越的責己思維。
學習面對問題(障礙)的兩大思維模式。
學會面對逆境時不奢求外界變化,但可以改變求勝的方法的思維。
更換遇到問題,只是停留在抱怨的層面,而是學會主動創造、擔當。
學習執行力,認識到責任心是第一執行力的思維。
主動擔責,讓自己從“小“變”大“,在工作中以正向借口進行自我激勵。
四、學會有效溝通,重塑團隊思維,實現工作中高效協作,最終去到個人、組織卓越。
學習溝通的四個層次,發現自己過去溝通實踐中的缺失。
學會跨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協作能力。
主動打開自我邊界,讓優化溝通模式成為修煉自己、放大價值的標配。
認清客戶的價值,學會對外有效的溝通。
區分有效溝通與得罪人,引導大家跳出小圈圈,建立大我思維。
◆、課程配合
會場:投影或大屏、白板、音響設備(可鏈接筆記本電腦音頻)、無線手持話筒。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