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呂遠洋 | ![]() |
課時安排: | 2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這不僅華為30年來實踐悟出的道理,也是華為的3大勝利之本,也更應該是所有同類企業應該回顧市場基本,去努力建設的經營理念并轉換為組織能力!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7-13 16:33 |
【課程背景】
2019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市場行情風云變幻,企業如何變危為機、敏捷轉型、激活組織、發展業務,險中求勝?外部環境和內部壓力已經逼迫每位企業家和管理者做出思考和行動!
企業如何將經營壓力無依賴地傳遞到每一道流程、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個體?
企業如何對標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把知識轉換為生產力?我們需要仰望星空,我們需要站在巨人肩膀上,也許勝過無人區和紅海區的自我探索和艱難劃行!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這不僅華為30年來實踐悟出的道理,也是華為的3大勝利之本,也更應該是所有同類企業應該回顧市場基本,去努力建設的經營理念并轉換為組織能力!
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業務不增長,人力資源就是失敗的!戰艦是為了航行作戰勝利,任何華麗的裝飾都是多余的!標桿企業的野蠻增長的事實,一定讓我們“目睹-思考-行動”,發展自己企業的核動力!為產業和國家做出務實的貢獻!
【參加對象】企業中高層干部、人力資源總監(部長)、人力資源主管、企業大學校長等
【課程大綱】
一、 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與管理機制
1. 企業管理假設:企業是功利性集團,一切圍繞商業利益,在“何為正確”上下足功夫
1.1 商道:企業為什么存在,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
1.2 天道:企業和環境的關系,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在實戰中“野蠻”生長
1.3人道:企業和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利益的本質是生存的機會,利益是員工走到一起來的根本原因
2. 華為核心經營理念
2.1深掏灘低做堰
2.2管理不確定性
2.3機會牽引與資源驅動的動態平衡
3. 華為“北斗7星”世界級管理體系藍圖
4. 智能時代下管理者的視角和領導力發展方向
5. 制度為本:相信制度的力量、華為制度的建設過程、華為的制度哲學
6. 開放與創新:管理與技術的開放創新、開放與創新原則
二、三個勝利之本是企業文化的精髓和企業長治久安的基礎
1. 以客戶為中心:全公司、全流程、全產品生命周期為客戶創造可見價值,幫助客戶商業成功
1.1 企業文化的本質
1.2 以客戶為中心是奮斗的方向
1.3 建立人力資源水泵,煥發員工動力
1.4 搭建轉人磨芯平臺,激活組織活力
1.5 組織流程變革,持續熵減,使企業擺脫對個人的依賴,變革就是利益再分配
1.6 客戶需求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確定性領域和不確定性領域雙管齊下
1.7 只有強者才能自我批判,也只有自我批判成為強者
2. 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不讓雷鋒吃虧,讓火車頭加滿油
2.1 奮斗者的定義和要求
2.2 奮斗者文化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動力源
2.3 奮斗者文化落地“9招制勝”策略和方法
2 奮斗文化的制度保障
2 奮斗文化的流程
2 對奮斗者的關懷手段
2 高層領導帶頭示范
2 多層次訓戰引導
2 掌握輿論宣傳
2 建設網絡社區
2 儀式、范式、故事
2 干部的傳承
三、文化通過人力資源“4力循環”制度踐行
1.績效考核的推力
1.1組織績效管理
2 組織績效框架
2 組織績效管理要求
2 組織績效的過程管理
1.2個人績效管理
2 如何分層管理
2 差異化牽引
2 高管、中基層、員工考核設計原則
案例演練:個人績效輔導的內功心法
2.任職資格的拉力
2.1解讀16字方針:以崗定薪、以薪定級、人崗匹配、易崗易薪
2.2解讀破格提拔、拉開差距
案例:干部任職資格設計的標準框架
3.激勵機制的吸力
3.1激勵是戰略實施和戰略控制的核心手段
3.2基于戰略的激勵體系
3.3整體激勵有效性設計
案例:如何給同一公司不同部門確定獎金包
案例:如何給同一個組織不同績效的分績效獎金
4.培訓培養(學習與發展)體系的助力
4.1 學習與發展在企業的意義
4.2學習與發展體系框架
4.3學習與發展解決方案
案例:新人干部、青年干部、高級干部、后備干部預備隊等人群學習與發展培訓項目設計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