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王伯元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1、深挖感恩、責任背后的東西。 2、從“內”發現感恩、責任對自己生活、工作、人際關系的重要價值。 3、真正清晰感恩、責任,不只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7-14 11:37 |
【課程背景】
1、深挖感恩、責任背后的東西。
2、從“內”發現感恩、責任對自己生活、工作、人際關系的重要價值。
3、真正清晰感恩、責任,不只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
4、學會以感恩、負責的角度來解讀生活中面對的逆境。
5、課程結束后,愿意并開始以感恩、責任的態度去在生活中行動出來。
6、學會遇到問題或障礙,第一時間不是抱怨、指責,而是首先發現自己責任。
7、以感恩、負責的態度,提升工作、生活中的執行力水準。
【課程對象】
1、全員均需參加。
2、企業或組織中出現人心不齊、負面情緒、忠誠度不足、凝聚力不佳等狀況時。
【課程時長】
一天(6小時/天)
【課程特色】
1、不高大上,不落俗套,不自以為是的告訴學員“應該”怎樣怎樣。
2、不做道理式說教,而是聚焦在學員的自我“發現”,是一次次的內心的開“竅”。
3、課程或喜、或憂、或思,不拘一格,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4、授課語言大白話、接地氣,不講什么所謂成功人的案例,而是著眼現場學員呈現。
5、將心理教練、NLP、儒釋道文化無痕的融入課程中,雅俗共賞。
6、課程中學員全情聚集在課程進行中,會“舍不得”去廁所、“舍不得”隨意外出。
7、課后,企業或組織內的人文環境因為個體的自我調適而明顯變化,落地性好。
【課程大綱】
一、反其道而行
1、企業不需要員工感恩。
2、員工要想對自己選擇的工作負責任并創造價值,必須主動感恩企業。
3、企業不需要員工負責任的去完成工作。
4、負責任的完成工作,那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
5、從因果角度講透舍得與吃虧。
6、左手感恩、右手責任的陰陽之道。
二、引出學習之道
1、知了不等于知到,知到并非知道。
2、真正的學習之道,不是“外”求,而是“內”觀。
3、不是學會感恩與責任,而是明了感恩、責任背后的真相。
4、會學習,是內心“生”出對感恩、責任的感覺,而后行動服從目標。
三、感恩深解
1、感恩之因、道、術。
2、天道、師道、孝道。
3、知恩必報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高尚,而是一個人的標配。
4、感恩才能真正處理好周遭的各類人際關系。
5、感恩才能活出真實與坦蕩,從而為自己營造發展順暢的環境條件。
6、孝行、孝心、孝道。
7、內心迷茫、痛苦、糾結等負面情緒與感恩之關系。
四、責任深解
1、六大主題探討,引出責任。
2、責任模式之受害者與責任者。
3、解析生活中各種“被迫”的真相。
4、面對逆境、沖突的價值取向與行為選擇。
5、責任承擔的幾種模式。
6、負責任的心智誤區與代價。
7、內心深處的“被告”與自己的生活。
8、現場案例對話。
9、愿意從心選擇做自己的主人,做生命的強者,停止抱怨、等待、評判。
10、從今開始,在生活、工作、人際關系中,第一時間選擇做真正的責任者行動。
五、知行合一
1、從因果、平衡的天地法則,來發現感恩與責任的內在連通。
2、從“觀”念到“轉”念,學會重新定義自己在事件中的角色選擇及行為有效性。
3、從被動轉“主”動,基于對感恩、責任的深度自我覺察來決定自己的態度和行為。
4、生活中,學會開始基于目標做選擇,而不是基于小我和“自動化反應”做選擇。
5、打破自我設限,做出自己的責任宣言,活他個大大方方、蕩氣回腸。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