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楊斌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無論是把人看作生產力、資源或者資本,人的管理都是企業所有管理者的一個基本任務和重要責任。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7-20 10:03 |
據統計,如果各部門經理都具備一定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企業的綜合效益將提高40%!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在組織所有可以被使用的資源當中,只有人是唯一可以發展的資源”。從早年“人是第一生產力”的說法,到如今“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的認識,再從管理理論進化的歷史和趨勢來看,人的問題也一直是其中的一條邏輯主線和一個核心領域。因此,無論是把人看作生產力、資源或者資本,人的管理都是企業所有管理者的一個基本任務和重要責任。
現實中,企業的很多管理者是因為其相對高超的技術水平、業務能力,相對出色的工作績效,甚至僅僅因為工齡或經驗而得以晉升。他們并不明確承擔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工作,也缺乏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所以,當他們面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時,往往缺乏正確的認識,不知所措,甚至推脫責任,從而造成人員績效低下,團隊渙散、人才流失,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
l 培養各級管理者強烈的“人力資源”意識,真正將人的因素作為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要領域
l 幫助非人力資源經理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則、主要模塊級相關流程,并能有效配合
l 幫助非人力資源經理立足本部門或本專業,掌握專業的人員招聘與面試、工作分析與崗位設置、績效管理及員工輔導、人才培養與職涯規劃、人才保留及員工關系等具體的管理方法、工具和技巧
本課程為《非人力資源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版,側重于學習和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各個模塊相對專業的內容,解決現實中與本職管理工作有關的人才的選、育、用、留,以及員工績效改善、人才發展等問題,更加適用于各部門的中、基層管理者,以及新晉管理者
本課程為情境式、實戰化的企業內訓課程,主要運用“知識精解”“案例分析”“實操練習”“問題研討”等互動方式進行。
為保證本方案的學習效果及課程目標的順利實現,標準課時 2天,每次培訓參與人數不超過40人。
首先,我們會在內訓企業的配合下,對培訓責任部門、需求部門,以及學員進行差異化的“課前調研”以了解企業實際的“業務現狀”和學員的基本“能力現狀”,并初步界定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必要時會通過“電話會議”等方式與有關人員進行深入溝通,進一步明確“培訓需求”和“關鍵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課后,我們會根據課程主題落地轉化的需要,在培訓后當即為學員布置與其自身業務相關的“主題作業”“工作論文”“實操任務”等,并根據企業和學員的需要和意愿建立并實施持續的“長期輔導”機制,以最大化實現學習的價值。
1 組織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基本認知
1.1 管理的本質及管理理論發展的啟發
1.2 組織管理的基本模式與關鍵原則
1.3 管理者的綜合角色及人力資源管理的責任認知
1.4 直線管理者與專業HR的職能區分與工作協同
1.5 管理者是人才隊伍培養與發展的關鍵
1.6 管理者是工作績效達成與提升的關鍵
2 人員招聘與面試錄用
2.1 管理者在招聘錄用中的責任及主要工作
2.2 人員招聘與錄用的流程及職能分工
2.3 招聘面試工作的具體方法和技巧
2.4 基于勝任力模型的素質能力要求
2.5 基于結構化方法的面試評價技巧
2.6 核心關注點:綜合素質+專業技能
3 人力資源的配置與使用
3.1 基于工作分析提出人力資源需求
3.2 工作分析的要素、流程及方法
3.3 崗位設置的原則、流程及方法
4 績效管理及輔導
4.1 績效管理的系統、流程及核心理念
4.2 全面績效管理的落地方法及考核工具
4.3 具體績效指標及權重的設計方法
4.4 員工績效過程的跟蹤、輔導及反饋
4.5 準確的績效評價與有效的結果運用
5 人才培養與發展
5.1 促進員工發展是管理者的基本責任
5.2 員工輔導與培養的原則及主要方法
5.3 員工工作績效輔導要點、方法與技巧
5.4 員工自身問題解決的要點、方法與技巧
5.5 員工自身發展與職業生涯規劃
6 人才保留及員工關系處理
6.1 員工離職原因的主客觀分析
6.2 留住人才的關鍵措施及運用
6.3 問題員工的識別及輔導技巧
6.4 員工沖突的原因及化解方法
6.5 建設開放與共享的團隊文化氛圍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