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王學利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本課程圍繞直播課程的不同點,對課程結構、教學方法進行再設計;并在直播呈現方面如布置、表達、互動、練習進行講解和訓練。同時在直播運營的分工和配合上也有效的制定方案。力求直播課程效果不低于面授課程效果。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7-25 11:32 |
【課程背景】
隨著疫情的影響,傳統集中培訓受到了沖擊,直播課程的需求越來越多。企業開始直播內訓的同時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直播課程看不到學員不知道學員的聽課狀況;很多互動設計沒有辦法運用不能引發學員興趣;單靠講授沒有辦法達到教學目標------所以直播課程不是簡單的講面授課程放到平臺上直接講授,而是要對課程結構,教學方法,教學語言等都進行設計才可以達到效果。
本課程圍繞直播課程的不同點,對課程結構、教學方法進行再設計;并在直播呈現方面如布置、表達、互動、練習進行講解和訓練。同時在直播運營的分工和配合上也有效的制定方案。力求直播課程效果不低于面授課程效果。
【課程收益】
1. 能判別直播和面授課程不同,開發設計直播課程;
2. 能獨立做好直播課程前期準備;
3. 能以標準要求展示講師形象及語言表達;
4. 會設計直播全程互動環節,保持直播氛圍順暢;
5. 知悉直播運營全過程并配合團隊完成直播授課。
【教學形式】
40%理論講授+40%現場練習+20%點評與演示
【課程時長】
2天
【課程大綱】
第一講:直播和面授的區別
1. 時間不同
2. 空間不同
3. 教具不同
4. 課件不同
5. 教學設計不同
6. 運營不同
第二講:直播授課前期準備
一、設備
1. 電腦設備
2. 手機設備
3. 輔助設備
二、環境
1. 背景準備
2. 安靜的空間
3. 舒適的溫度
4. 明亮事宜的光線
三、網絡
1. 無線
2. 5G
四、平臺
1. 平臺推薦
(1) 騰訊會議
(2) 釘釘會議
(3) 小鵝通
(4) 保利威
2. 平臺調試
(1) 聲音
(2) 畫面
(3) 功能
(4) 攝像
五、氛圍
1. 發放海報
2. 翻轉課堂
3. 資料準備
4. 問卷調查
第三講:直播課程精心設計
導入:面授課程改為直播,
一、直播課程設計特點
1. 時間短
2. 要點少
3. 有干貨
4. 容易記
二、課程設計要點
1. 定學員
2. 定目標
3. 定課題
4. 定框架
5. 定內容
6. 定時間
三、直播課程流程設計
1. 引發興趣
2. 展示新知
3. 鞏固練習
4. 完美收官
四、直播課件的設計
1. 簡潔
2. 留白
第四講:直播現場精彩演繹
一、直播師風格
1. 自然型
2. 嚴謹性
3. 情感性
4. 技巧型
5.幽默型
二、演繹行為塑造
1. 形象要點
(1) 儀容
(2) 表情
2. 動作要點
(1) 坐法
(2) 手法
(3) 定法
現場練習,通過平臺進行1分鐘主題展示
(形象要點, 動作要點)
三、語言表達要點
1. 聲法
(1) 語音
(2) 語調
(3) 語速
2. 語法
(1) 輕松語境
(2) 專屬詞句
(3) 開關設計
第五講:教學互動貫穿全程
一、直播互動的錯誤理解
二、互動作用
三、互動設計
1. 暖場互動
2. 開場互動
3. 賦能互動
4. 練習互動
5. 總結互動
四、互動原則
五、平臺互動功能
第六講:直播運營全面配合
一、重要人員
二、機制設立
1. 積分制度
2. 激勵場景
3. 簽導機制
三、物料總覽
1. 準備物料
2. 收集作業
四、分工協作
1. 角色分工
2. 協作節點
五、風險應對
1. 登錄問題
2. 網絡問題
3. 個人問題
4. 效果問題
5. 延期問題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