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高兵兵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傳統的經驗傳承方式,效率偏低,無法及時、有效地傳遞專家的崗位經驗。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9-01 13:52 |
一、課程背景
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惑:
(一)組織經驗的流失。老員工離職,他所有的經驗就都帶走了,企業最寶貴的知識資產沒有保留下來。
(二)人才成長速度慢。每個崗位的工作任務都有一定的技術要點,如果沒有可供參考學習的“技術寶典”,新手就需要自己從頭摸索,無形中延緩了成長的速度。
(三)經驗傳遞缺乏有效的方式。傳統的經驗傳承方式,效率偏低,無法及時、有效地傳遞專家的崗位經驗。
企業內部專家面臨的困惑:
(一)專家沒有成就感。專家空有一身本領,卻沒有機會發揮自身的專業影響力。
(二)經驗萃取缺少方法。專家的特點是“手中有,口中無”,做事情非常專業,但是把經驗提取復制給他人卻很難。
(三)專家可用時間少。專家往往都是崗位核心人員,工作繁忙,缺少有效的崗位經驗傳承方式與載體。
二、課程目標
通過課程的學習和演練,理解并掌握崗位經驗萃取的相關方法和工具,能夠有效萃取自身經驗,并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合適的形式進行智慧傳承,幫助更多人學習成長,擴大自身的專業影響力,獲得學員和組織的認可。
(一)掌握崗位經驗萃取的方法與工具。課程將崗位經驗萃取分為“找礦-采礦-煉礦”三個階段,通過這三個階段逐步將專家的隱性經驗顯性化,進而將顯性經驗模型化。
(二)掌握崗位經驗傳承的方式與方法。課程將重點講授崗位經驗傳承的四種主流形式,并給予相應的方法和工具,幫助專家可以快速利用相應的載體形式,實現崗位經驗的傳承。
三、課程特色
(一)內實用落地。課程中的崗位經驗萃取、崗位經驗傳承,每一步都有相應的方法,每個階段都配有落地工具,保證學員可以有效轉化所學知識。
(二)專家思維碰撞。課程中大量的研討、互評環節,在萃取自身經驗的同時,學習訪談技巧萃取他人經驗,讓專家從多個角度審視自身經驗,完善自身經驗的同時,提升經驗萃取的質量。
(三)現場實戰教學。課程中將組織學員現場實際操練,即學即用,同時講師及學員將給予相應的點評和輔導,幫助學員學以致用。
四、課程對象
內訓師、內部專家、崗位骨干、項目負責人、中基層管理者
五、課程時長
1-2天,6小時/天
六、授課形式
互動講授(20%)+個人/小組演練(40%)+小組研討(40%)
七、課程人數
40人左右
八、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課程導入
(一)組織知識流轉的“絲綢之路”
案例分析:為什么吃保健品?
1、崗位經驗萃取: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
2、崗位經驗傳遞:從顯性知識到傳承復制
(二)崗位經驗萃取的雙重價值
案例分析:這個問題是“送分題”還是“送命題”?
1、對于個人:“大衛.庫伯—經驗學習圈”的兩大啟示
2、對于組織: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的兩大啟示
第二單元:識礦—再識經驗萃取,使萃取認知全面化
案例分析:業務能手王大能
1、崗位經驗萃取的靶心對象
2、崗位經驗萃取的四類成果
(1)道-心智層面
(2)法-策略層面
(3)術-操作層面
(4)器-工具層面
3、崗位經驗萃取的三種形式
(1)萃自己
(2)萃他人
(3)萃團隊
4、崗位經驗傳承的四類載體
(1)操作手冊
(2)面授課程
(3)線上微課
(4)情境案例
第三單元:找礦—確定萃取主題,使崗位經驗聚焦化
案例:兒時玩過的點火試驗
1、定崗位:兩個圓圈圈定目標崗位
2、定任務:兩個動作確定主題任務
(1)發掘任務的三條路徑
(2)確定任務的兩副眼鏡
3、定場景:兩支畫筆描繪任務場景
工具:找礦圖-助你快速確定萃取主題
實操練習&分享點評:確定萃取主題
第四單元:采礦—萃取崗位經驗,使隱性經驗顯性化
(一)內萃:崗位經驗內部萃取
1、內部經驗萃取:三步萃自己
(1)兩個鏡頭重現最佳實踐
(2)三個動作梳理流程框架
(3)四把放大鏡細化流程細節
工具:自萃采礦圖—助你高效萃取自身崗位經驗
實操練習&分享點評:萃取自身崗位經驗
2、內部經驗萃取:五步萃他人
(1)甄選事件
(2)構建框架
(3)分析挑戰
(4)挖掘細節
(5)確認成果
工具:他萃采礦圖—助你高效萃取他人崗位經驗
實操練習&分享點評:萃取他人崗位經驗
(二)外取:崗位經驗外部搜取
1、內容篇:三大搜索管道
2、方法篇:六大搜索指令
3、工具篇:六大搜索工具
工具:外取采礦圖—助你高效搜取外部同業經驗
實操練習&分享點評:搜取外部同業經驗
第五單元:煉礦—封裝崗位經驗,使顯性經驗模型化
1、五張圖紙確定關系結構
(1)列表結構圖
(2)流程結構圖
(3)循環結構圖
(4)層次結構圖
(5)矩陣結構圖
2、三張濾網提煉關鍵詞條
(1)字數濾網
(2)結構濾網
(3)詞性濾網
3、四把鍵盤編排易記口訣
(1)數字訣
(2)英文訣
(3)要字訣
(4)類比訣
工具:煉礦圖—助你高效封裝崗位經驗
實操練習&分享點評:封裝崗位經驗,形成經驗模型
第六單元:流轉—留傳崗位經驗,使組織智慧傳承化
(一)留存傳承方式一:手冊
案例:無印良品的MUJU GRAM手冊
1、認識崗位操作手冊的一個定義
2、開發崗位操作手冊的四個標準
工具:崗位操作手冊開發模板
(二)留存傳承方式二:課程
案例:優秀面授課程賞析
1、課程的兩個維度
2、優秀課程五大標準
3、課程設計與開發的四個步驟
工具:面授課程設計開發全景圖
(三)留存傳承方式三:微課
案例:優秀線上微課賞析
1、微課的一個定義
2、微課的三種類型
3、微課的四大要素
4、優秀微課的五大特點
5、微課設計開發的四個步驟
工具:線上微課設計開發全景圖
(四)留存傳承方式四:案例
案例:優秀情境案例賞析
1、案例的一個定義
(1)案例vs工作總結
(2)案例vs故事
2、案例的兩種形式
(1)閱讀型
(2)教學型
3、案例的五大特性
4、案例開發的“2-4-2結構化開發方法”
工具:情境案例開發的全景圖
實操練習&分享點評:選擇一種經驗留存方式,形成經驗傳承成果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