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柳麗惠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1.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應有正確的定位,要制定近期和遠期的奮斗目標,但期望值要恰當,不宜過高。 2.工作和生活壓力不宜過大,不能經常加班,不要長期上夜班:工間必須有短暫休息,休息時不宜動腦和用眼 (不宜看電腦、電視等),而代之以工間操.爬樓等。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9-14 12:52 |
培訓形式: 游戲破冰、講授、角色扮演、分組討論、提問互動、案例分析
課程時長: 一天
課程大綱:
前言 點燃工作的激情之火
一、很多失去工作熱情的人的幾項共同點
二、你的工作激情哪里去了
1. 朝九晚五,你倦怠了嗎
1) 薪情看跌:想起上班雙腿就像灌鉛
2) 興趣錯位:無精打采疲于應付
3) 工作枯燥:感覺自己就像重復工作的機器
4) 目標不明:跳來跳去找不到歸屬感
5) 壓力過大:疲憊不堪情緒枯竭
6) 人際關系不佳:能力優秀卻郁郁不得志
7) 團隊精神萎靡不振:組織調節比個體調節重要
2. 選擇態度,比選擇工作更重要
3. 職業規劃,找回職業發展的方向和動力
4. 工作,“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5. 樂在工作,把工作變成一種享受
6. 管理情緒,換工作不如換心情
7. 創造和諧,良好的職場人際關系決定幸福感
8. 職場標桿,像許三多那樣愛上你的工作
三、應該如何再次點燃我們的工作激情呢?
1. 選擇自己的工作態度
2. 我們是在為自己工作
3. 態度的力量是神奇的
四、享受工作的快樂
1.人生成功的一大秘訣:苦中尋樂
2.奮斗拼搏的日子正是追求幸福的過程
五、激情創造成果
1. 激情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神
2. 用熱情轉化自己
3. 激情是成功的保證
第一部分 點燃工作激情
第一章 激情是工作的靈魂
一、激情是成就人生的基石
1. 激情是一種精神氣質
2. 激情是一種使命和召喚
3. 激情是成功者必備的素質
二、激情是工作的靈魂
1. 激情是盡職盡責的責任的體現
2. 激情是樂觀自信的態度的體現
3. 激情是積極進取的行動的體現
三、激情是企業的活力之源
1. 激情是團隊前進的融化劑
2. 激情是團隊前進的助推劑
3. 激情是企業的活力之源
l 討論題
第二章 培育工作的激情
一、認清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1. 工作是眼能看見的愛
2. 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3. 只有付出,才能有回報
二、認識激情的四個誤區
1. 激情是短暫的,不能持久
2. 激情具有破壞力,不好控制
3. 激情與我無關,是管理者的事
4. (如此的公司、上司、報酬……)憑什么要我有激情?
三、阻礙激情的五大因素
1. 消極
2. 懶惰
3. 抱怨
4. 榮譽和成就感缺失
5. 職業性懈怠
四、培育工作的激情
1. 準確定位
2. 相信自己
3. 有計劃和目的
4. 與工作談戀愛
5. 融入團隊和公司
6. 與激情人士為伍
l 討論題
第三章 拿出你的激情
一、每個人都富有激情
1. 激情是隱藏的火山,能量和潛力巨大
2. 激情是一種精神活動,每個人都富有激情
3. 激情可以培育、轉化、消失、重燃
二、體味工作帶來的美
1. “天堂”要靠自己創造
2. 從工作中發現興趣
3. 體味工作帶給你的美
三、拿出你的激情
1. 沒有激情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2. 全力以赴,認真做好每件事
3. 點燃工作的激情
第四章 做一個富有激情的人
一、永葆年輕般的激情
二、做一個富有激情的人
三、用激情激蕩人生,引領人生
l 討論題
第五章 名人激情格言
第六章 喚醒沉睡的激情(個人五項管理)
一、第一項 心態管理—樂觀積極
二、第二項 目標管理—達成目標
三、第三項 時間管理—提升效率
四、第四項 學習管理—持續改進
五、第五項 行動管理—養成習慣
第二部分 適時自我減壓
一、何謂“壓力”?
二、壓力,現代都市人的致命傷
1. 生理信號
2. 情緒信號
3. 挫折管理
三、你的壓力,從哪里來?
1. 造成壓力的工作因素
2. 造成壓力的生活因素
3. 造成壓力的個性因素
四、兩種壓力自測方法
1. 《壓力自測表》
2. 《精神壓力自測表》
五、有效的心理減壓步驟
1.深入審視自己的內心
2.學習自我情緒管理之道——恰當地表達情緒
3.處理不當情緒的行為訓練——有效的情緒管理
4.改變不合理的思維模式
六、自我減壓的19種心態調整方案
八、打造成功心理的基石
九、快樂處方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