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隋繼周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采購是指物流企業為實現企業銷售目標,在充分了解市場要求的情況下,bai根據企業的經營能力,運用適當的采購策略和方法,通過等價交換,取得適銷對路的商品的經濟活動過程。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采購人員必須主動地對用戶需求作出反應,另一方面還要保持與供應商之間的互利關系。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9-20 11:00 |
一、課程簡介
為了保證生產部門和項目部門所需的物料和服務能夠及時按計劃供給,采購部門的采購能力則顯得尤為重要,企業要培養一批企業采購專家,通常需要具備以下兩個方面的能力,第一就是對國家現行招投標法律法規、招投標程序與法律責任有廣泛和深入的理解,規避國家層面法律法規相關風險,第二就是要對聯通招標流程、招標規范、招標文件所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實戰應用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本課程就是對以上兩方面能力進行系統性闡述并加以實戰案例分享,除此之外,講師也總結了大量實際工作中的“問與答”幫助企業直接獲得困惑問題的答案,幫助采購部門學員全面、大幅提升采購管理能力和實戰經驗。
二、培訓目標及收益
1、熟悉我國招投標的法律法規、流程與程序及風險防范能力
2、提高對聯通招標流程、規范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實戰應用和風險管控能力
3、講師課件通過大量問與答方式直接給企業困惑的招投標問題實戰答案
三、培訓對象
采購副總、主任、員工
四、培訓時間
0.5天
五、培訓課綱
1、采購招投標法律法規解讀
1.1國家招投標法律法規一覽表(課后送所有學員國家招投標法律法規合集電子文檔)
1.2招標投標法及其實施條例解讀
1.3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解讀
1.4聯通采購招投標實施規范解讀
2 公開招標
2 邀請招標
2 競爭性談判
2 單一來源采購
2 詢價
2 競爭性磋商
2 案例實戰分析:某設備采購招標方式對與錯
2、采購招投標法律法規中關鍵控制點與風險防范案例實戰分析
2.1關于采購招投標流程規范的相關問題與風險控制
2 問與答:招標公告有效期、招標有效期、投標有效期到底是咋回事?
2 問與答: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通常情況下是如何規定的?
2 問與答:對投標文件的密封和送達一般是如何規定的?
2 問與答:招標文件中廢標條款是通常如何規定?
2 問與答:投標文件的簽署、蓋章有什么具體要求?
2 案例實戰分析:“任性”的采購人
2 案例實戰分析:趕進度的采購項目
2 案例實戰分析:不足“3家”處理方式
2 案例實戰分析:保證金導致的廢標
2.2關于投標人資質與業績認定關鍵控制點與案例分析
2.2.1 總公司、分公司、子公司投標與業績認定標準
2 問與答:總公司能用分公司資質、業績投標嗎?
2 問與答:分公司能用總公司資質、業績投標嗎?
2 問與答:總公司能用子公司資質、業績投標嗎?
2 問與答:子公司能用總公司資質、業績投標嗎?
2 問與答:母子公司是否可以參與同一投標?
2 問與答:母公司可以不用招標讓其子公司承攬她的項目嗎?
2 案例實戰分析:分公司用總公司業績為什么沒有被認定?
2 案例實戰分析:業績主體不一樣的風險?
2 案例實戰分析:“法”眼看串標
2.2.2聯合體和小微企業政策與法律風險解讀
2 案例實戰分析:錯誤的聯合體導致的廢標
2 小微企業使用中型企業產品價格優惠嗎?
2 中型企業使用小微企業產品價格優惠嗎?
2.2.3對投標者資格預審、符合性審查側重點有何不同?如何防范違反歧視性和差別待遇法律風險?
2 案例實戰分析:被歧視的“外地人”
2 案例實戰分析:資質非 往日不可追
2 案例實戰分析:XX網絡建設工程項目投訴案
2.3編制招投標文件需要特別明確的相關關鍵事項及其案例分析
2.3.1如何防止★號條款出現問題?
2 案例分析:“★”條款之爭
2 案例分析:千里之堤 潰于蟻穴
2.3.2如何預防評分標準出現的法律風險?
2 案例分析:宏觀的評標標準不好用
2 案例分析:分量不足的“價格分”
2 案例分析:客觀分不“客觀一致”怎么辦?
2.4關于評審專家相關問題與風險防范
2 案例分析:不容忽視的“利害關系”?
2 案例分析:“缺斤少兩”的評標專家
2 案例分析:自行確定評標專家行不行?
2 評審專家廉潔相關案例警示
3、培訓總結
3.1招投標法律法規回顧
3.2 學員問題現場解答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