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對象:企業(yè)各級管理者
培訓人數: 30人(建議)
培訓資源:可進行分組場地、投影儀、移動麥克、白板、白板紙、白板筆等。
培訓方式:理論分析、案例討論、實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組研討、培訓游戲、故事描述等
培訓課時: 12小時
課程提綱:
第一講:人際關系與溝通要素
一、為什么需要溝通
1、泰森和兒子事件說明
2、通天塔的故事說明
3、我是軍艦
二、人際溝通的要素
1、溝通要素
2、溝通漏斗
3、約哈里之窗
三、牢固人際關系建立的原則
1. 相互了解
2. 交流效率模式
3. 相互尊重
4. 共同體驗
第二講:溝通核心能力訓練
一、溝通的五大誤區(qū)
1. 想到才溝通
2. 詞義對誰都一樣
3. 溝通靠詞義
4. 說什么比怎么說重要
5. 溝通信息是單向傳遞
二、傾聽的技巧與訓練
1、傾聽的作用
2、不良的傾聽習慣
3、聽的五個層次
4、有效傾聽的訓練
5、主動傾聽
6、確保明白的5個要點
7、提問技巧
三、非語言溝通技巧及訓練
1、第一印象的制造
2、善用眼睛溝通
3、善用姿勢、動作進行溝通
4、善用手勢和表情進行溝通
5、人體空間位置的溝通
6、把聲音作為你溝通的利器
7、注意穿著/裝飾的溝通
溝通演練:荒島求生
第三講:同理心溝通
一、同理心溝通兩大原則
1.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2. 立場要堅定,態(tài)度要熱情
二、同理心溝通的方式
1. 辨識
2. 反饋
3. 不一定同意
三、感受辨識
1. 4級反饋定義、標準
2. 3級反饋定義、標準
四、反饋辨識案例
1. 2級反饋定義、標準
2. 1級反饋定義、標準
五、感受反饋練習
六、綜合練習案例
同理心溝通實操訓練(角色扮演)
第四講:執(zhí)行力之角色力
一、我是誰?我該做什么?
1、“一人敵”與“萬人敵”
2、管理?還是領導?(情境案例)
3、管理者的角色禁區(qū)
4、管理者的3個角色維度
二、管理者的角色成長
1、職位
2、關系
3、貢獻
4、利益
5、信仰
第五講:執(zhí)行力之領導力
一、動員力
1、聯系實際
2、帶動他人
3、學做教練
二、問題解決力
1、從失敗中學習
2、反思
3、系統(tǒng)思考
三、反求諸己力
1、認識自己
2、做好自己
3、完善自己
第六講:執(zhí)行力之責任力
一、智——解決問題的責任
1、發(fā)現問題
2、界定問題
3、解決問題
二、信——建立團隊信任的責任
1、讓自己承諾一致
2、讓他人承諾一致
3、建立起團隊信任
三、仁——以身作則的責任
1、正道不邪
2、忘我擔當
3、寬容大度
四、勇——勇于擔當的責任
1、果敢勇毅
2、艱不避險
3、進不求名
4、退不避罪
五、嚴——執(zhí)行落實的責任
1、服從力——剛性執(zhí)行
2、落實力——沒有借口
3、糾防力——一次做好
4、檢查力——緊盯不放
5、決絕力——逼出結果
第七講:執(zhí)行力之目標力
一、目標校準
1、寫出你的工作目標
2、目標校準
3、詳細步驟
訓練
二、理清現狀
1、理清現狀的關鍵點
2、具體步驟
訓練
三、梳理關鍵環(huán)節(jié)
1、關鍵環(huán)節(jié)公式的作用
2、具體步驟
訓練
四、行動計劃
1、需要做的事
2、明確的時間
3、正確的方法
4、正確的人選
5、正確的資源
五、行動跟進
1、A(Action goal)行動目標跟進
2、B(Behavior)行為跟進
3、C(Consequence)結果跟進
第八講:執(zhí)行力之協調力
一、確定目標
1、拒絕傻瓜式的選擇
2、覺察失去安全感的表現
二、保證安全
1、道歉
2、對比
3、提出共同目的
三、控制想法
1、回顧行為方式
2、改變主觀臆斷
四、爭議解決
1、回到事實
2、有效傾聽
3、尋找共同目的
第九講:執(zhí)行力之知人力
一、貝爾賓團隊角色類型分析
CW ——實施者
CH ——協調者
SH ——塑造者
PL ——創(chuàng)新者
RI ——資源調查者
ME ——監(jiān)督評估者
TW ——團隊協作者
CF ——完成者
EA ——專家顧問
二、角色匹配(九種人格、特質、效率模式、激勵方法與手段)
1、完美者
2、給與者
3、成就者
4、感覺者
5、智慧者
6、懷疑者
7、快樂者
8、領導者
9、和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