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陸明濤 | ![]() |
課時安排: | 1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有助于優化長三角地區的金融市場體系。通過對金融機構、資本市場、 外商投資等方面的研究,了解長三角區域資本流動的現狀,通過資本的導向機 制引導生產要素向高質量高技術的企業或行業流動,實現資本的合理配置,能 夠加快推進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在金融一體化的推動過程中, 不斷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向國際化金融中心地帶發展。在對金融一體化程度進行測量的實證方法中,目前主要有價格法和數量法。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0-13 14:16 |
課程大綱
一、經濟集聚:經濟中心化與城市化
1. 現代城市的崛起與經濟的集聚
2. 城市規模經濟及其影響
3. 城市化的競租曲線與城市中心的快速發展
4. 工業化和服務業化的城市中心發展的差異
5. 城市群融合與分工的趨勢
6. 中國城市經濟發展的規模與未來演化
二、區域間的競爭態勢
1. 委托-代理:中國經濟奇跡背后的制度奧秘
2. 差異化還是收斂:國內外區域間人均GDP差異的比較分析
3. 孔雀東南飛還是到西部去:資本流動與人口遷徙的決策機制
4. 把激勵最對:分稅制改革對區域間競爭格局的決定性作用
5. 搶人大戰:未來稅制改革帶來的區域競爭新格局
6. 該怎么做?政府在區域經濟收斂中的可能影響與政策預測
三、區域融合發展與城市群的分析框架
1. 虹吸與輻射:區域融合發展的新趨勢
2. 產業鏈管理:企業決策機制
3. 尋找更好的發展天地:勞動流動機制
4. 雁陣模式:產業轉移是否可行?
5. 中心-外圍結構:區域融合發展的結構
6. 經濟特區與產業園:以區域政策實現產業政策
7. 長三角地區區域融合政策的可能路徑
四、產業結構變遷與協同創新產業體系
1. 庫茲涅茨事實:產業結構的變遷
2. 從卡爾多事實到格申克龍事實:后發國家經濟發展的分析框架
3. 雁陣模式:東亞模式的內在邏輯
4. 高端制造還是高端服務業化:中國產業結構變遷趨勢展望
5. 網絡外部性:產業體系的分析框架
五、長三角地區產業發展的風險與機遇
1. 主導產業選擇的經濟學邏輯
2. 產業關聯與行業發展條件的探討
3. 中美貿易戰中的產業政策批評
4. 市場經濟國家產業政策述評
5. 長三角產業政策變化中的風險與機遇:產業園區
六、金融制度與貨幣政策改革
1. 結構性減速:中國企業投資回報率的下降趨勢
2. 尋找資產增值之路:中國資本的長期挑戰
3. 結構性通貨膨脹及貨幣政策展望
4. 金融大爆炸和宏觀審慎管理:金融監管制度改革展望
5. 雁陣模式中的梯隊:對外開放發展戰略和金融貨幣政策改革預判
6. 長三角地區的金融政策可能情境預測
七、協同創新的分析框架
1. 什么是創新?
2. 橫向創新:產品種類增加
3. 縱向創新:創造式毀滅
4. 人力資本及其外部性
5. 長三角地區促進創新的政策環境
八、長江三角洲的新經濟發展分析
1. 數字經濟
2. 健康經濟
3. 綠色經濟
4. 創意經濟
5. 金融經濟
6. 平臺經濟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