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鄔瑜駿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資管新政過渡期結束,防范重大金融風險、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互聯網金融新規等監管創新與政策的落地,對商業銀行在負債端、資產端和同業端等業務條線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應對監管精神,深耕客群、深耕市場。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0-17 16:15 |
課程背景:
隨著新冠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時代,我國宏觀經濟進入恢復期,十四五規劃的出臺意味著經濟改革進入新時代,規劃草案中特別提出了推動各領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規劃文件中促進鄉村振興、縣域發展、提升內需消費需求、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新要求,新部署的核心的內容對于銀行金融業務發展的影響值得仔細解讀。
本程將具體解讀“十四五”規劃核心邏輯主線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熱點內容,特別是其中對于推動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具體舉措對于銀行業務的影響。課程也會對近期監管政策出臺的邏輯與影響進行分析,并建議應對策略。
課程大綱:
一、疫情防控常態化對全球和中國經濟的深遠影響
1. 疫情后時代的經濟復蘇路徑展望
2. 全球通貨膨脹下的經濟滯漲壓力與債務危機
3. 疫情后時代下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困局
4. 十四五階段中國經濟如何走向高質量發展
5. 關注社融規模、M2增長速度與經濟周期的輪動
6.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治局會議看經濟熱點問題
二、十四五規劃藍圖下中國金融熱點問題
1. 十四五規劃藍圖出臺—科技引領與數字經濟篇
1) 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機遇與挑戰
2) 新基建與雙循環的邏輯—對產業鏈的機遇
3) 專精特新企業崛起與供應鏈強鏈、補鏈
4) 數字貨幣與數字經濟
2. 十四五規劃藍圖出臺—區域經濟發展與三駕馬車篇
1) 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相關政策解讀
2) 提內需、促消費下消費金融發展機遇
3) 基建投資保持高增速,財政持續發力
4) 縣域與鄉村振興規劃政策解讀
5) 從TPP、一帶一路到RCEP、CPTPP,出口貿易格局全方位剖析
三、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新動向
1. 存款監管制度的解讀—負債業務的挑戰
1) 央行《加強存款管理,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文件的影響
2. 理財產品變革:理財子公司監管政策:銷售管理辦法、資本管理辦法、現金管理產品管理辦法、攤余成本法使用指引
3. 從規范互聯網貸款新規看消費金融新趨勢,新動態
4. 大力供應鏈金融發展---保理業務與區塊鏈金融
5. 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下的全面注冊制改革的解讀
6. 專精特新崛起與北交所破冰
7. 資本市場加快對外開放下的投資模式解讀---以跨境理財通為例
8. 提內需、促消費、控網貸下的金融發展機遇與挑戰
四、銀行競爭力剖析與行業戰略實踐分享
1. 招商銀行三次零售轉型的背景和路徑
2. MAU為經營的“北極星”,高頻場景引流和金融產品變現相結合模式
3. 從招商銀行的大財富價值鏈戰略談起---動因與路徑
4. 打造大財富管理價值鏈: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投資銀行”價值鏈,擴大金融生態,擴展并豐富財富管理場景,實現內部業務條線協同。
5. 從經營數據來分析招商銀行第三次轉型的背后邏輯
6. 借助高端保險,發力私人銀行---平安銀行的銀行優才計劃
7. 財富管理業務突圍戰略---興業銀行的投顧打造與高客活動SOP
五、金融轉型下半場—擁抱金融科技與數字化轉型
1. 數字化轉型改變了什么?智慧金融新生態
2. 央行金融科技新三年發展規劃
3. 超級自動化賦能零售金融提質增效
1) 行業案例---智能自動一體化運營管理平臺
2) 行業案例---智能營銷場景
4. 智慧零售銀行:從數據中臺到AI中臺
5. 普惠服務下數字中臺構建戰略
[本大綱版權歸老師所有,僅供合作伙伴與本機構業務合作使用,未經書面授權及同意,任何機構及個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