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殷俊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考驗著政府的行政能力。如何做到透明、高效、協同,這就需要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努力,從而學會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如何依據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應急救援系統建設的措施和規劃;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1-02 16:19 |
◆ 課程現實意義和目標:
"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較多的國家。如臺風、洪水、泥石流、海嘯、雪災、雨災、地震、空難、礦難、瘋牛病、非典、禽流感、水質危機、食品危機、金融危機、恐怖事件、安全危機…… 為了提高社會各方面依法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及時有效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環境安全和社會秩序,2006年1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07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頒布實施。
" 如何做好緊急救援、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等應急常識與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如何做好突發事件緊急預警發布及應急救援的指導協調、監督檢查、組織實施等工作;如何對突發事件所涉及的重大工作事項提出建議;怎樣及時掌握和報告重大情況和信息,辦理向上級報送緊急重要事項,保證聯絡暢通;如何組織、指導和檢查有關部門做好各類專項應急預案修訂和評估工作;如何具體實施應急處理的運行機制;如何做好突發事件的善后處理;如何建立應急預案體系等。
" 對于我們眾多的企業而言,一方面要面對上述一系列復雜多變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引發的突發事件,另一方面還要面對由于企業內外各種經營要素引發的突發事件,如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普及和加深、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局部性金融危機、全球股市動蕩、石油、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內宏觀調控增強、銀行信貸緊縮或松動、人民幣升值或貶值、退稅率上下波動、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上升、環境惡化與綠色環保要求、資源短缺和對新能源的需求,這些因素所引發的突發事件就會在企業的政策面對、組織架構、戰略方向、資本運作、管理、人力資源、財務、研發、運營、生產、質量、市場、文化、品牌、信息、合規、公眾、客戶、媒體、環境、安全與健康、國際化等方面體現出來。
" 因此,如何讓企業學會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以及監測與預警、如何讓企業學會在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引發的突發事件中保護自己、如何讓企業從一系列突發事件當中吸取教訓、如何讓企業掌握各種突發事件的基本處理方法,尤其是應急處置與救援、如何讓企業掌握各種突發事件的管理方案,重要的是突發事件事后恢復與重建、如何在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建立突發事件管理體系,使企業步入可持續的發展軌道就成為企業當前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 本課程就是從這樣的角度出發,搜集國內外突發事件,運用案例分析、互動研討的方法,針對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后恢復與重建、相關責任等方面進行分析。
◆ 課程目的:
" 學會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以及監測與預警;
" 學會在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引發的突發事件中保護自己;
" 從一系列突發事件當中吸取教訓;
" 掌握各種突發事件的基本處理方法,尤其是應急處置與救援;
" 掌握各種突發事件的管理方案,重要的是突發事件事后恢復與重建;
" 在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建立突發事件管理體系。
◆ 課程對象:各行政主管部門的相關負責人
企業內相關部門主管
◆ 培訓方式:案例分析 互動研討
◆ 課程人數:100人
◆ 課程時間: 1天
◆ 課程大綱:
一.引言: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性
1.突發事件展示——從突發事件當中吸取教訓
2.突發事件的三重效應
3.突發事件預防及應對的價值
4.分析今天的宏觀經濟環境
5.企業應急管理勢在必行
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基本理念
1.突發事件的分類
2.應急處理的原則
3.應急處理的目的
4.應急處理的組織體系
5.應急管理需要提升的能力
6.內外突發事件處理的技巧
三.突發事件的傳播管理
1.突發事件傳播的特點
2.突發事件傳播的類型
3.突發事件傳播的基本方法
四.建立突發事件預防體系(相關案例分析、互動研討)
1.應急管理意識的培養
2.應急管理體制的建立
3.建立應急預警系統
4.加強內部傳播流程管理
5.應急管理資源的保障
6.應急管理技能的培訓
7.建立并維護良好的媒體合作平臺
8.制定應急管理方案
五.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實務操作(相關案例分析、互動研討)
1.應急處理的運行機制
2.掌握突發事件的特點
3.突發事件中的心理現象與應對
4.處理突發事件,重點要做好兩件事
5.突發事件的內部危機公關(內部人員)
6.突發事件的外部危機公關(政府、媒體、公眾、客戶等)
7.應急處理中需要考慮的關鍵點
8.應急處理中的不合適行為
六.突發事件的善后處理
1.應急處理結果的評估
2.恢復管理計劃的制訂
3.恢復管理計劃的實施
4.突發事件中的危險與機遇
5.處理遺留問題與滯后影響
6.形象恢復管理活動
七.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特殊方法(案例分析、互動研討)
1.韜光養晦的處理方法
2.中庸文化的運用
3.關注公眾最關心的問題
4.突發事件發生時,客戶溝通四建議
八.突發事件處理中的媒體應對
1.“鴕鳥政策”行嗎
2.第一時間通過媒體發布消息
3.突發事件新聞處置方案
4.應對媒體采訪規范用語
5.正確對待曝光的報道或失實的報道
6.信息時代(Web2.0)的網絡衍生突發事件管理
九.掌握可操作的應急管理方案(案例分析、互動研討)
1.成立應急管理小組
2.對外發表聲明
3.對內溝通
4.對外溝通;
5.權威介入
十.如何建立應急預案體系(相關案例分析、互動研討)
1.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
3.突發公共事件部門應急預案
4.突發公共事件地方應急預案
5.企事業單位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應急預案
6.其他應急預案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