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郭平松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以“銀行人”結合“法律人”的視角,就新形勢下柜面業務案件防控的操作風險點,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講授/研討,幫助銀行風險管理崗、操作崗等業務主管及從業人員更好地了解銀行“合規”管理的要求,掌握相關風險業務管理專業知識,為提升風險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敏感度起到借鑒和啟發作用。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1-21 15:14 |
【課程對象】運營管理部風險管理人員、督導人員、支行內控負責人、營業室經理/會計主管、骨干柜員
【課程大綱】
一、導入環節:
1、 高風險業務案例——近期頻繁發生繼承支取業務的投訴案件、訴訟案件?
如何識別風險?如何處置風險隱患?介紹落地舉措!
2、 通過案例研討,引導本期課程的價值目標:提高風險敏感度、提高風險識別能力、規避損失。
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來源的識別——授予風控思維,如何護己護行!
1、通過典型咨詢案例,深刻剖析風險識別的指導思想:
案例:河南某法院給某銀行送達執行裁定書、協助凍結存款通知書,網點工作人員經查閱發現,執行裁定書的被執行人為XX公司,而協助凍結存款通知書顯示要凍結的對象為XX個人。可否受理?
2、柜面操作風險的來源及主要抓手;
3、通過訴訟案件解析新形勢下“合規”的新內涵;
案例:一起關于冒名支取的判例,如何盡職免責?
案例:銀行存款蒸發案,只因柜員授權不盡職。
4、小結心得:高度蓋然性工具的應用。
三、民法典:代理業務手續合規性
——授予風控技能,日常疑難雜癥,規章制度解決不了的,法律工具來解決!
1、委托代理業務手續是否合規?
案例:已成年的兒子坐牢了,母親要代為辦理業務,提供了居委會出具的證明,還有一份其親屬(母親與姐姐)承諾:若因辦理業務而引發的糾紛由母親和姐姐承擔一切責任的聲明。可否給予辦理?
延伸:舉一反三,針對精神狀態正常但身體不便的成年人/或人在國外,委托國內近親屬辦理業務,如何合規辦理業務?
歸根結底,是梳理委托代理的落地舉措。
2、監護代理業務手續是否合規?
案例:某民政局欲通過某銀行每月對該地區的殘疾人(包括身體殘疾及智障等約1000多人)發放
補貼,銀行如何高效合規的辦理相對特殊主體的開戶申請?
延伸:舉一反三,針對精神異常的成年客戶,如何合規辦理業務?
歸根結底,主要是梳理監護代理的落地舉措。
3、未成年代理業務手續是否合規?
案例:有一位14周歲的客戶,其父母親早年離婚,母親遠嫁他鄉,現父親過世,其與爺爺奶奶共同生活,奶奶帶其到網點辦理開卡業務,可否給予受理?
延伸:舉一反三,針對有父/母的未成年、無父無母的未成年,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的客戶,如何合規辦理業務?
歸根到底,是要梳理未成年法定代理/監護代理的落地舉措,以及明確監管部門對于獨立辦理業務的年齡界限;
4、特事特辦業務手續是否合規?
案例:存款人因交通事故處于昏迷狀態,其配偶來網點辦理密碼掛失及存款支取業務,提供醫院診斷書、戶口簿、結婚證等材料,可否給予辦理?
延伸:舉一反三,針對無意識的客戶,如何合規辦理業務?
5、小結心得:善于發現常規業務的潛在風險點;
不因服務的無底線而觸碰內控的高壓線;
不因內控的嚴苛而喪失服務客戶的能力。
四、繼承支取業務的風險防范
1、支取前:
(1)是否需要查詢函?及簡化查詢政策解讀
(2)能否查詢交易流水?
(3)如何認定死亡證明?
2、支取時:
(1)憑什么材料受理?及簡化支取政策解讀
(2)公證書怎么看真假及能否使用?
(3)怎么審核重點內容(公證事項+公正結論)?
(4)客戶持公證的遺囑來柜面,是否可以辦理業務?
(5)公證書的金額與被繼承人賬戶的金額不一致,如何處理?
3、支取后--要不要銷戶?
根據個案,客戶有合理理由不愿意銷戶,怎么辦?
五、查凍扣業務風險防范——授予風控技能,如何高效且合規地協助,不被問責!
1、查凍扣業務難在哪里?
難在理論和實際往往不一致;難在有權機關通常不按套路出牌!
2、近期頻頻暴露金融機構遭受法院處罰的案件及啟示;
3、案例解析查凍扣的核心依據(法無授權即禁止);
4、案例解析查凍扣的落地舉措(一看主體,二看依據,三看執行內容);
5、理論聯系實際,案例解析如何高效、合規協助做好“查凍扣”工作;如何有效引導應對瑕疵證件、
瑕疵文書、瑕疵內容等疑難雜癥。
6、小結心得:實質重于形式。
7、延伸——詢證函:
1)詢證函業務流程設計及主要風險點;
2)詢證的主體應當鎖定哪些?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以外的主體可以詢證嗎?
3)詢證函上應加蓋何印鑒?
4)一般戶、基本戶等可以辦理驗資詢證函嗎?
5)其他常見疑問解析。
六、銀行卡及新型業務風險識別與控制
1、案例解析銀行卡業務主要風險類型及特征:
包括克隆卡案件處理、新型微信綁定賬戶被盜刷案件處理。
2、司法實踐:銀行卡(含網銀)盜刷、盜轉,銀行敗訴風險極大;
政策解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銀行卡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21〕10號)
3、提升風險識別與防范的三項引導:
A、風險意識:保持機警,掛失的及時性;
B、證據意識:證據收集措施(面臨突發事件,臨危不亂,有條不紊,積極引導);
C、止損意識:風控的落腳點在止損。
七、柜面常見疑難問題——授予風控技能,對日常工作模糊的“界限”,法律工具來解決!
1、柜面聯網核查瑕疵處理:無照片/反饋照片不相符等;
2、瑕疵證件的處理:如身份證照片不標準、身份證缺角、身份證有效期異常、戶口本信息涂黑等;
3、客戶原為大陸居民,移民后持護照/通行證等欲變更賬戶信息,如何證明兩種證件是同一人?
4、公證書如何鎖定其真實性、合規性?如:國外公證書、港、澳、臺公證書等;
5、怎么看人?涉嫌冒名、假名的身份識別與勤勉盡職——
客觀情況無法100%真實性判斷,如何勤勉盡責?
案例1:不是所有的冒名都是“陌生人”;
案例2:客戶堅稱我就是我,你卻覺得他不是他,該怎么辦?
6、怎么看證?銀行在為客戶辦理業務時,對非居民身份證件的審核責任,有幾何?
案例研討:客戶持偽造的《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進行掛失補卡(知曉賬戶密碼)轉出716萬,
銀行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八、課程總結:風險意識/風控思維;風控技能/風控工具;保護自己/保護銀行。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