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梁芯萌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金融指的是在經濟生活中,銀行、證券或保險業者專門從市場主體處去籌得資金,然后再借貸給其它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金融主體通過金融工具把資金流向稀缺的地方,整個過程無非是對貨幣進行發行、投放、流通和回籠,各種存款的吸收和提取。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1-30 09:59 |
課程大綱:
(1)消費投訴管理重點、難點與案例分析;
投訴處理示例
案例1:人員服務—業務技能不熟:業務辦理速度過慢
案例2:人員服務—服務態度不佳:首問責任執行不到位
案例3:業務差錯—業務操作差錯:匯款辦理出錯致客戶損失
案例4:制度規定—現金不足無法大額取現
案例5:硬件問題—自助設備取鈔與假幣
案例6:特殊人群—少數民族:民族“歧視”惹爭議
人員服務
案例7:人員服務—業務技能不熟:回答錯誤
案例8:人員服務—業務技能不熟:服務引導不一致
案例9:人員服務—服務態度不佳:未耐心溝通指導
案例10:人員服務—服務態度不佳:員工微博不當言論激怒客戶
案例11:人員服務—人員資源不足:插隊引起爭議
案例12:人員服務—人員資源不足:提早關門導致不滿
案例13:人員服務—溝通協調不暢:與客戶溝通不到位
案例14:人員服務—第三方人員營銷誤導
案例15:人員服務—業務技能不熟:未能婉拒客戶
業務差錯
案例16:業務差錯—業務操作差錯:客戶賬戶被清零
案例17:業務差錯—業務辦理出錯:卡費扣取
案例18:業務差錯—業務操作差錯:客戶操作錯誤至交易失敗
案例19:業務差錯—系統差錯:理財產品到期日有誤
案例20:業務差錯—未兌現辦理抵押貸款承諾
制度規定
案例21:制度規定——復印還要收費
硬件問題
案例22:硬件問題—短信平臺問題:交易提示短息接收不到
案例23:硬件問題—短信平臺問題:理財收益短信錯發,讓客戶不滿
案例24:硬件問題—手機銀行問題:收款方20個遠遠不夠
案例25:硬件問題—網上銀行問題:網銀兼容性差影響交易
案例26:硬件問題—硬件使用故障:ATM機出錯吞錢
案例27:硬件問題—硬件使用問題:代客戶存款,金額產生差異
案例28:硬件問題—硬件使用故障:客戶被鎖自助服務區
案例29:硬件問題—環境衛生問題:離行自助服務區環境差
特殊人群
案例30:特殊人群—客戶特殊需求:老弱病殘幼特殊需求
案例31:特殊人群—重點關注客群:大客戶及特權人群要“關照”
案例32:特殊人群—特殊關注人員:精神問題客戶出難題
(2)基于金融消保的投訴重點分析;
案例33:點擊不明鏈接賬戶資金被扣除案例
案例34:妥善解決網點支付分幣問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例
案例35:消費信貸客戶,因逾期影響了再買房,投訴征信合理性案例
案例36:定期存款到期約轉利率下調投訴案例
案例37:關于扣收小額賬戶管理費引發的投訴案例
案例38:以全額退保為訴求的“存款被保險”投訴案例
(3)融入消保八項權益看投訴管理;
一、保障金融消費者財產安全權解讀
二、保障金融消費者知情權解讀
三、保障金融消費者自主選擇權解讀
四、保障金融消費者公平交易權解讀
五、保障金融消費者依法求償權解讀
六、保障金融消費者受教育權解讀
七、保障金融消費者受尊重權解讀
八、保障金融消費者信息安全權解讀
九、金融經營者應當履行的義務
1、依法經營和誠信經營義務
2、接受監督的義務
3、安全保障義務
4、提供真實信息的義務
5、標明真實名稱和標記的義務
6、出具憑證或單據的義務
7、保證質量的義務
8、履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義務
9、正確使用格式條款的義務
10、不得侵犯消費者人格權的義務
11、尊重消費者信息自由的義務
(4)重點難點投訴典型案例分析;
(5)重大消費投訴應急處置預案培訓演練。
1、處理越快,投訴者越滿意;
2、先處理情緒,后處理事情;
3、由相對固定人員回復投訴者;
4、態度是信任的開始
5、對未能解決的部分要進行輿情監控。
5.1、監控工具
(1)專業軟件監測
(2)搜索引擎監測
(3)委托監測
5.2、監控內容
(1)企業網絡負面信息
(2)媒體報道內容
(3)業主投訴情況
(4)網友吐槽或惡搞
[本大綱版權歸老師所有,僅供合作伙伴與本機構業務合作使用,未經書面授權及同意,任何機構及個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