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毛英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金融指的是在經濟生活中,銀行、證券或保險業者專門從市場主體處去籌得資金,然后再借貸給其它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金融主體通過金融工具把資金流向稀缺的地方,整個過程無非是對貨幣進行發行、投放、流通和回籠,各種存款的吸收和提取。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2-01 09:19 |
第一部分 簡析2020年中國經濟趨勢
一、 疫情對2020 年 中國經濟的影響
1. 一季度經濟增速“挖深坑”
2. 第二 三季度,工業與建筑業的搶工效應
3. 全年呈現出“低開、反彈、再回落”的節奏
4. 制造業投資的順周期特性明顯
5. 地產端的韌性
6. 基建端的乏力
7. 出口面臨嚴峻挑戰
8. 未來消費反彈順序的預測
9. 穩就業
二、 理解 2020 年金融政策的七大關鍵詞
1. 明顯高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
2. 明顯下降:綜合融資成本
3. 延長:貸款期限
4. 提高:小微貸款增速
5. 增加: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
6. 大幅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
7. 加強監管:防止資金空轉與房住不炒
三、 2020年兩會政策導向對銀行經營的影響分析
1. 銀行資產擴張速度加快
2. 對公信貸發力
3. 零售相對偏穩
4. 優化存款結構勢在必行
5. 資產質量壓力得到一定緩釋
第二部分 中美關系對中國經濟影響
一、 2020年疫情政治化
1. 疫情政治化發酵
2. 展望中美后續博弈
二、 上半年中美間大事件盤點
1. 經貿領域
2. 科技領域
3. 其他領域
三、 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
1. 中美關系是美國大選焦點之一
2. 對中國企業和單位實施“實體清單”管制
3. 美國“實體清單”的由來
4. 從中興看技術封鎖
5. 主要針對對象
6. 中國企業和單位數量最多
7. 主要集中在 TMT 行業.
8. 管制三大方向:新興技術、國防軍工和科研機構
四、 中美經貿關系的市場影響展望
第三部分 疫情對銀行業信貸的影響
一、 疫情對銀行信貸帶來短期沖擊
1. 量質價
2. 不同微觀主體:對公、零售
二、 政策對沖對銀行中長期信貸的影響
1. 宏觀政策走向
2. 銀行經營之變
三、 疫情對各個行業的影響判斷
1. 房地產:淡季邊際影響有限,關注逆周期調節空間
2. 社會服務:疫情帶動靈活用工
3. 食品飲料:疫情控制情況對生產端影響更大
4. 商業貿易:疫情短期沖擊確定,無需過度悲觀
5. 家用電器:春節家電消費有波動,全年需求不悲觀
6. 建筑:新開工延遲,逆周期調節加碼
7. 交通運輸:航空、機場、公路、鐵路、快遞、物流、港口
8. 汽車:對汽車銷售的影響
9. 機械設備:繼續制造擴張和升級之路
10. 建材:全年影響有限
11. 計算機軟硬件:在線協同辦公、視頻會議、區域衛生信息化、互聯網醫療、企業上云
12. 通信:短期沖擊,云計算及流量強化
13. 電子元器件:遠程會議/遠程診療
第四部分 信用風險分析的兩個維度
一、 對各個產業都有沖擊
1. 兩角度分析:現金流,資產
2. 疫情對各行業現金流影響分析
3. 疫情沖擊下行業資產的韌性
二、 結論
1. 、勞動密集型行業、線下服務業受沖擊
2. 、周期性行業受疫情沖擊一般
第五部分 “新基建” 政策下的行業分析
一、 2020 年以來“新基建”的相關政策梳理
二、 新基建七大方向以及關鍵產業鏈環節
三、 受影響行業分析
1. 建筑業:高鐵、軌道交通、特高壓
2. 機械行業:工業機器人與工業互聯網、半導體
3. 電新行業:特高壓、換流站和變電站、主設備廠商
4. 充電樁
5. 通信行業:網絡建設以及應用場景、IDC及網絡設備
6. 計算機行業:云和邊緣計算基礎設施、后5G時代新需求、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