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毛英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論述了事關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西部大開發戰略、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和資本市場建設三個問題。就西部大開發而言,要加快區域經濟發展。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2-01 11:13 |
第一部分 十四五規劃的制定背景
一、 五年規劃是干什么的?--------五年規劃簡介
二、 五年規劃怎么編制?-------五年規劃的編制過程
三、 如何評價剛過去的的十三五?---------十三五規劃回顧
1、 十三五規劃時間軸
2、 總量經濟目標實現情況對比
3、 十三五規劃的核心:三去一降一補(課程的重點)
ü 去產能:煤炭與鋼鐵成功去產能了嗎?
ü 去杠桿:國企與地方政府的杠桿高還是低?
ü 去庫存:棚改還會繼續嗎?
ü 降成本:減稅與降費效果怎么樣?
ü 補短板:五個方向分別是啥?
四、 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當前經濟與社會情況的判斷
1、 何為大變局?
ü 科技產業革命
ü 國際力量對比
ü 不確定性
2、 為何要新發展?
ü 數量向質量的演變
ü 不平衡不充分的現狀
3、 我們的應對戰略是什么?(課程的重點)
ü 認識變化
ü 保持定力
ü 辦好內政
ü 樹立底線
ü 于變局中開新局
第二部分 十四五規劃的內容詳解
一、 2035 年遠景目標
二、 “十四五”規劃
1、 主題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 主要目標的特點:突出改革開放、淡化經濟增速、重視化解風險
3、 重點任務: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擴大內需、深化改革開放、安全發展等
4、 產業升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系統布局新基建
5、 擴大內需:暢通國內大循環、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6、 金融房地產: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7、 貨幣財政:健全利率傳導機制、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
三、 準確把握十四五規劃的五個大方向
1、 創新驅動為什么重要?
2、 現代產業體系指什么?
3、 國內強大市場和消費的關系
4、 中國特色的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5、 民生保障和國家安全意味著什么?
四、 聚焦新五年規劃的熱點行業(課程的重點)
1、 戰略新興產業:促什么?抑什么?
2、 現代服務業:最龐大的行業構成
3、 基礎建設:信息、能源、水利、交通
4、 數字經濟:不單單指信息與通信
第三部分 “雙循環”政策對中國經濟影響分析
一、 十四五:新形勢下,高質量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二、 詳解“雙循環”政策
1、 技術底氣——創新與科技自立自強
2、 產業體系——現代產業體系
3、 戰略基點——擴大內需
4、 體制環境——市場經濟體制改革
5、 重中之重——鄉村振興
6、 空間布局——區域協調發展與新型城鎮化
7、 質量發展——綠色發展
8、 國際循環——對外開放與一帶一路
9、 安全保障——平安中國與國防軍隊現代化
三、 展望未來五年的區域經濟發展及產業變遷(課程的重點)
1、 六區域的視角:長三角、珠三角、京三角、中三角、西三角、海南
2、 各城市主導產業的階段性特征
3、 各區域成熟企業的產業分布
4、 各區域新興行業的分布特征
5、 各區域政府政策偏好
第四部分 十四五開局之年的經濟目標觀察
一、 中央經濟會議部署了哪些任務?
1、 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
2、 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3、 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4、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5、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
二、 各個部委與地方政府政策取向詳解(課程的重點)
1、 自主可控及產業轉型
ü 工業與農業
ü 集群發展
ü 數字經濟
2、 科技創新
ü 資金保障
ü 科創中心城市
ü 國家重點實驗室
ü 獨角獸與瞪羚企業
3、 促消費
ü 直接促消費
ü 穩就業提收入
ü 消費中心城市
ü 耐用品
4、 農業農村
ü 種業
ü 土地改革
5、 區域協調
ü 城際
ü 軌道交通
6、 基建與擴大有效投資
ü 交通運輸部
ü 國家鐵路集團
ü 新基建
ü 制造業投資
7、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與打擊逃廢債
ü 債券
ü 國有企業
ü 平臺
8、 反壟斷與加強監管
ü 平臺經濟
ü 網絡小貸
9、 棚改與租賃住房
10、 碳達峰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