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溫家琪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教練式培訓(培訓工具),正是以啟發式的教學邏輯、中立的教學狀態、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著稱。多元化、易轉換、好復制,是教練式培訓的核心理念與顯著亮點。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2-13 14:33 |
課程背景:
崛起于業務一線的內訓師,通常具有專業功底扎實、了解業務需求、群眾基礎牢靠等獨特優勢。但是,隨著學員學習動機的改變、對呈現效果預期的提升,傳統教學方法已經無法完全滿足學員與組織的需求。
這可能具體表現為:內訓師講的很對,但學員不愛聽;道理講了很多,但學員內化的不多;老師很賣力氣,但課堂氣氛依然沉悶;邏輯嚴謹、思想深邃,但實戰轉化率偏低……
導致上述現象的出現,不是知識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傳遞知識的方式出了問題:傳統的講授方式無法滿足成年人的學習特點,單純而枯燥的教學活動,無法喚起學員的學習動機。
為改變學員的學習體驗、提升培訓效果、增強內訓師授課品質與自信心、促成組織績效的達成,特籌備此次“教練式培訓師”課程。
課程收益:
通過學習,學員能夠:
1. 了解并說出教練式培訓的假設、目的與應用場景;
2. 利用教練式培訓工具,迭代現有課程;
3. 借助工具了解學員,提高人際敏感度;
4. 授之以漁,成為學員的教練伙伴;
5. 有針對性的指導學員,促進學習內容遷移。
適合學員:
1. 教齡1-5年的企業內訓師;
2. 年均課量20天以內的非專職培訓師;
3. 崗位教練與部門負責人等。
課程大綱:
一、引子——教練者的自我認知
1. D-K效應與喬哈利視窗
2. 教練者的三項作用
3. 教練行為的六條假設
二、教練式培訓工具
1、一字訣
? 應用場景:聚焦目標、人際洞察、破冰
? 教練工具:Centering、一萬小時、心理投射(房樹人/車日路/教學臺)
2、二字訣
? 應用場景:目標有效性與可行性分析
? 教練工具:double-week、CPU、SMART、Flow
3、三字訣
? 應用場景:傾聽、個人鏈接、促動目標的達成
? 教練工具:3F、3TION、3M、習慣SEA
4、四字訣
? 應用場景:人際風格評估、學習意愿分析
? 教練工具:4P、肌肉神經測試、烏沙測試、培訓矩陣
[本大綱版權歸老師所有,僅供合作伙伴與本機構業務合作使用,未經書面授權及同意,任何機構及個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