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楊飛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銀行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機構,它主要的業務范圍有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2-14 15:39 |
【課程對象】銀行網點工作人員
【課程收益】
1、認識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對銀行的影響,提高防范意愿與風險意識。
2、了解當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主要形式,相關黑灰產業鏈生態,全社會各領域防范現狀和發展趨勢。
3、掌握事前把關、事中防御和事后工作三個環節,促進銀行網點有效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
【課程時間】6小時
【課程大綱】
一、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影響
1、典型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例)
2、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對社會的危害(案例)
3、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對銀行業的影響
(1)民事賠償責任認定(案例)
(2)聲譽風險
(3)風險提示義務(案例)
二、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黑灰產業鏈
1、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形式的發展及特征
(1)傳統電信詐騙基本套路
①陌生來電恐嚇式
②廣泛撒網誘惑式
③信用借款收費式
(2)新型網絡詐騙表現形式
①盜取賬號冒充式
②養豬殺豬誘導式
③網絡貸款套路式
2、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黑灰產業鏈現狀
(1)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具來源
①個人信息的盜取和流轉(案例)
②手機號碼和銀行賬戶的買賣(案例)
③海外服務器及活動場所(案例)
(2)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步驟流程
①腳本設計(案例)
②人工培訓(案例)
③分工實施(案例)
(3)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后續洗錢活動
①銀行卡轉賬提現(案例)
②第三方支付隱匿身份(案例)
③虛擬貨幣及對公賬戶代收(案例)
3、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防范打擊的社會分工
(1)公安機關的行動
①崗位設置
②權限提升
③系統建設
(2)其他相關行業防范現狀
(3)金融行業監管要求
①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要求
②有針對性的文件發布及后續檢查、處罰(案例)
③成效顯著的“斷卡行動” (案例)
三、銀行網點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防范
1、事前把關
(1)客戶身份識別的基本要求
①有效證件及輔助證件的審核認定
②瑕疵證件及聯網核查異常情況的處置(案例)
③失效身份證應對建議及依據(案例)
④單位開戶的盡職調查要點及上門開戶風險點(案例)
⑤非自然人客戶受益所有人識別(案例)
⑥客戶風險等級評定(案例)
(2)杜絕可疑開戶行為
①涉及銀行賬戶買賣的可疑開戶特征(案例)
②個人客戶開戶理由審核要點(案例)
③通過紙面資料分析空殼公司可疑特征(案例)
④通過法人對談確認開戶用途合理性(案例)
⑤通過現場盡職調查識別可疑開戶(案例)
⑥拒絕可疑開戶的法律、法規依據和溝通話術(案例演練)
(3)打擊冒名開戶行為
①冒名、假名開戶的作案手法(案例)
②如何識別冒名開戶(案例)
③冒名、假名開戶的應對措施(案例)
④冒名開戶的法律責任認定(案例)
2、事中防御
(1)公民個人信息保護
①刑法和民法典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案例)
②基于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行業要求(案例)
③中資銀行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工作的現狀及提升空間(案例)
(2)轉賬業務風險識別
①個人轉賬業務詐騙風險識別與防范(案例)
②單位轉賬業務詐騙風險識別與防范(案例)
③各轉賬渠道的風險提示義務(案例)
(3)做好反洗錢工作
①可疑交易案例學習(案例)
②可疑交易分析方法(案例)
③關注可疑行為(案例)
3、事后工作
(1)客戶情緒安撫(案例)
(2)加強警銀合作
①對公安機關案件偵辦的支持(案例)
②健全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機制
③公安機關的“返還被害人”權限
(3)案例整理學習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