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蔣小華 | ![]() |
課時安排: | 2天/6小時一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一根小火柴棒可以摧毀一棟房子;一根過熱的電線導致美加大停電;一個馬蹄鐵松脫,導致國家滅亡。可見再小的問題也不容小覷。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2-26 15:25 |
2 課程說明:
工作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一個人能否成功,往往體現在解決問題上,可以說,問題解決力決定了績效的高低。因此,管理者必須具備發現和分析問題的頭腦,能根據現實情況的變化做出迅速機敏的反應,同時,還要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勇氣和魄力,特別是要具有解決問題的技巧。很多高校MBA教學把培養問題解決的能力,當作其主要的特色。
本課程圍繞這一主旨思想,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給學員提供一套問題解決力的方法論,并著重講述問題解決的4大能力及相關創新思維,提升學員的問題解決力。
2 課程收益:
? 幫助學員能夠正確面對問題,并掌握系統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及工具;
? 幫助學員通過深度思考、協同各方、果斷決策及落實推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幫助學員掌握創新的思路和方法,從更先進的角度高效解決問題,并帶來高價值。
2 課程時長:1天
2 授課講師:蔣小華
2 課程形式:專家講解+案例討論+實操訓練
2 培訓特色:
1. 全面系統:采用國際先進的管理方法,結合企業最佳實踐,內容全面系統并與時代接軌;
2. 重點突出:管理知識繁雜寬泛,課程提煉適合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知識、技能和方法;
3. 輕松風格:在保證內容嚴謹的同時,講師不失詼諧與幽默,使學習過程輕松、愉快;
4. 注重實務:管理是實踐的藝術,唯有實戰才能有效,讓學員親身體驗,實操模擬;
5. 教練結合:案例式教學,通過案例研討和課堂演練,加速學員對知識的理解和轉化。
2 授課風格:
1. 富有激情,語言簡練、風趣幽默,重點準確,方案具體,剖析深刻。
2. 突出實戰和實操,是一位具有頗高知名度和威望、廣受贊譽的專家。
2 課程大綱:
1. 問題是什么?應以什么樣的思維面對問題?
2. 問題發生的階段:危機期、成熟期和醞釀期;
3. 何謂問題解決力?問題解決力的核心是什么?
4. 解決問題的思路:
? 墨菲定律:可能發生的將來必然會發生/可能是什么比是什么更重要;
? 系統思考:“見木又見林”;
? V型思維:出現問題時停止抱怨或縱向思考,換個角度思考;
? 三現主義:以務實精神,摒棄依賴主觀思維解決問題的習慣;
? 七個不放過:以全面系統的精神,將問題徹底解決。
5. 解決問題的誤區:
6. 解決問題的三個原則:信心/思考習慣/區分現象與原因;
7. 解決問題的PDCA循環。
1. 發現問題: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
? 歸類:恢復原狀型、防患潛在型和追求理想型;
? 工具:KT法;
2. 界定問題:確定真正的問題;
? 問題定義:將異常現象收集證據并設定目標;
? 陳述問題:4W2H法;
3. 找出原因:找出影響的主要因素;
? 理清問題的表因和真因;
? 工具:冰山理論模型/邏輯樹/魚骨圖/頭腦風暴;
4. 擬定措施:選擇有效的解決辦法;
? 針對問題根本原因,制定明確的解決辦法;
? 提出多個措施,并選擇有效文案;
? 工具:甘特圖、行動計劃表;
5. 實施階段:將問題解決措施落實到位;
? 目標分解/擬定計劃/責任管理/跟進督導/即時反饋;
6. 事后復盤:總結規律,防止再發;
? 復盤的六個步驟;
? 建立標準化:鞏固改善成果;
? 對遺留問題的處理。
1. 深度思考: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
? 第二答案法/第三選擇;
? 舉一反三/問五個為什么;
2. 英明決策: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 為什么聰明人會作錯誤決策;
? 避免4個決策陷阱:承諾升級/二元思維/最憂解/布利丹效應
? 決策工具:決策樹,SWOT分析
3. 有效協同:如何借助他人的力量共同解決問題;
? 功夫在詩外——了解跨部門業務;
? 把同事當作客戶——主動服務他人;
? 說對話,辦對事/說服同事協同的方法/不是主管,如何帶人成事?
4. 關鍵行動:如何將問題高效解決;
? 執行的24字方針;
? 要事第一:重視時間ROI;
? 關注最重要的目標和引領性指標。
1. 創新的本質、條件分別是什么?
? 創新思維=好奇+興趣+質疑+探索;
2. 影響創新的六把枷鎖——不同的枷鎖用不同的鑰匙;
? 思考:溫水煮青蛙的實驗是真的嗎?
3. 批判性思維:大膽質疑,謹慎判斷;
4. 突破四個范式和養成四個習慣;
? 從眾心理、定勢思維、權威主義與經驗主義;
? 好奇、敢想、質疑和嘗試。
5. 創新的方法論:
? “換條路走”——不要總是走老路;
? “善用優勢”——認識自身的優勢并善用大腦;
? “卡貝理論”——放棄是創新的鑰匙;
? “群峰原理”——創新源于不同事物的交叉處;
? “第一性原理”——關注本質問題,忽略冗余問題;
? “發散思維”——從哪些角度進行思維發散?
? “和田12法”——如何從身邊進行簡單而實用的創新?
? “德爾菲法”——如何用人腦云計算做決策?
6. 迭代思維:快速迭代,不斷更新;
7. 試錯思維:犯錯、試錯、改錯;
8. 創新的窘境:成功的羈絆、路徑的依賴、追求利潤的困境。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