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劉小明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質量管理是指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并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控制、保證和改進來使其實現的全部活動,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質量管理及其實施方法有所介紹。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1-02 15:43 |
課程背景
◆在進入新世紀之初,我們將引來全國質量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廣大質量工作這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在記過數年的論證后終于啟動了。
◆質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質量問題是影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的今天,無論是經濟運行的總體質量,還是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都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中質量管理教育比較薄弱,國家也缺乏相應的質量專業培訓制度。目前企業在崗的質量專業人員缺乏系統的質量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素質參差不齊,許多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技術人員缺乏基本的質量專業知識。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進入21世紀,我們面臨著數字化、信息化的技術革命。高科技迅速發展及其成果的大規模商業化,會使國際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產生巨大的變革,質量管理的許多模式也將隨之發生改變。
培訓對象
企業在崗的質量管理相關人員。
課程收獲
◆了解質量管理概論之質量與質量管理、質量與標準化、產品質量法和職業道德規范三方面內容。
◆掌握質量管理體系基礎知識,ISO9000族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和質量認證等內容。
◆掌握質量檢驗的基本知識和質量檢驗的分類。
◆通過計量基礎的學習,清楚計量的基本概念、計量單位、計量溯源、測量數據的修約和測量結果五方面內容。
◆掌握概率統計的基礎,詳細包括:概率的基礎知識、統計的基本概念和回歸分析。
◆掌握抽樣檢驗之基本概念,抽樣方案及對批可接收性的判定,計數調整型抽樣檢驗及GB/T2828.1的使用,孤立批計數抽樣檢驗及GB/T2828.2的使用。
◆熟悉和掌握統計過程控制的基本知識,常規控制圖,分析用控制圖與控制用控制圖,過程能力分析和常規控制圖的計算五方面內容。
◆質量改進詳細介紹了質量改進的概念及意義,過程、步驟和內容,質量改進活動的兩種基本途徑,質量改進常用的七種工具和質量管理小組六方面內容。
培訓方式
講授法,演練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習題講解法等。
課程大綱
上篇 質量專業相關知識
第一章 質量管理概論
第一節 質量與質量管理
一、質量的基礎知識
二、質量管理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質量與標準化
一、標準與標準化的基礎知識
二、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
三、企業標準化
四、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技術壁壘(WTO/TBT)協議
第三節 產品質量法和職業道德法
一、產品質量法
二、職業道德與專業能力要求
習題講解
第二章 質量管理體系
第一節 質量管理體系基礎知識
一、質量管理體系基礎術語
二、質量管理體系基礎
第二節 ISO9000族質量管理體系標準
一、ISO9000族標準的由來和發展
二、ISO9000族核心標準簡介
第三節 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一、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基本概念
二、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實施
第四節 質量認證
一、合格評定
二、產品質量認證
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習題講解
第三章 質量檢驗
第一節 質量檢驗的基礎知識
一、質量檢驗的基本概念
二、質量檢驗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務
三、質量檢驗的主要功能
四、質量檢驗的步驟
五、質量檢驗的幾種形式
六、質量檢驗人員
第二節 質量檢驗的分類
一、按檢驗階段分類
二、按檢驗場所分類
三、按檢驗產品數量分類
四、按檢驗的執行人員分類
五、按對產品損害程度分類
六、按檢驗目的分類
七、按檢驗地位分類
八、按檢驗技術分類
習題講解
第四章 計量基礎
第一節 基本概念
一、計量基本概念
二、計量的特點
三、計量法律法規
第二節 計量單位
一、概述
二、法定計量單位的構成
三、法定計量單位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三節 計量溯源
一、計量溯源性
二、測量標準及其管理
三、校準與檢定
四、檢測與檢驗
第四節 測量數據的修約
一、有效數字和數字修約
二、數值修約規則和方法
第五節 測量結果
一、測量誤差
二、測量結果修正
習題講解
下篇 質量專業基礎知識理論與實務
第五章概率統計基礎
第一節 概率的基礎知識
一、事件及其概率
二、二項分布與正態分布
第二節 統計的基礎概念
一、樣本與統計量
二、參數估計
三、正態概率紙
第三節 回歸分析
一、散布圖與相關系數
二、一元線性回歸方程
習題講解
第六章抽樣檢驗
第一節 抽樣檢驗的基本概念
一、抽樣檢驗
二、名詞術語
第二節 抽樣方案及對批可接收性的判定
一、抽樣方案及臭氧檢驗的程序
二、接收概率及操作特性(OC)曲線
三、抽樣方案的兩類風險
第三節 計數調整型抽樣檢驗及GB/T2828.1的使用
一、概念和特點
二、GB/T2828.1的使用程序
第四節 孤立批計數抽樣檢驗及GB/T2828.2的使用
一、GB/T2828.2的特點
二、GB/T2828.2的使用
習題講解
第七章統計過程控制
第一節 統計過程控制的基本知識
一、統計過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二、統計過程控制的特點
三、統計過程診斷
第二節 常規控制圖
一、常規控制圖的構造
二、控制圖的重要性
三、控制圖的形式及控制圖原理解釋
四、控制圖的作用
五、3σ原則
六、常規控制圖的分類及使用場合
第三節 分析用控制圖和控制用控制圖
一、分析用控制圖和控制用控制圖的區別
二、判異準則的思路
第四節 過程能力分析
一、過程能力的分析
二、過程能力指數
三、有偏移情況的過程能力指數
四、Cp與Cpk的比較
五、過程改進策略
第五節 常規控制圖的計算
一、常規控制圖控制限
二、X-R控制圖
三、X-Rs控制圖
四、P控制圖
習題講解
第八章質量改進
第一節 質量改進的概念及意義
一、質量改進的概念
二、質量改進的必要性
三、質量改進的重要性
第二節 質量改進的過程、步驟和內容
一、質量改進的應用范圍
二、質量改進的基本過程—PDCA循環
三、質量改進的步驟、內容及注意事項
第三節 質量改進的組織與推進
一、質量改進的組織形式
二、質量改進的組織
三、持續的質量改進
第四節 質量改進活動的兩種基本途徑
一、企業跨部門人員參與的改進
二、有企業各部門內部人員對現有過程進行的持續改進
第五節 質量改進的七種工具
一、因果圖
二、排列圖
三、直方圖
四、調查表
五、分層圖
六、散布圖
七、控制圖
第六節 質量管理小組(QC小組)
一、QC小組的概念、特點及分類
二、QC小組活動的過程
習題講解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