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王傳寶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戰略方向,破解科技領域改革難題,推動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任務。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1-12 11:46 |
課程提綱:
一、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創新和科技自立自強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
1、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并把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作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內容。
2、“十四五”規劃建議用12個部分展現“十四五”發展的重大任務。其中,47次強調創新,36次提及科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被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
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技創新專章部署,放在規劃任務的首位,這在我們黨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凸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科技創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凸顯了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1、“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是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戰略需要
——“十四五”時期的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需要堅持創新、建設科技強國。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要求:“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切都需要堅持創新、建設科技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關鍵核心技術事關國家安全、經濟競爭力,是一個國家能否成為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指標。
——我們在量子通信、衛星互聯網、類腦計算機、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無人駕駛、區塊鏈、生物制藥、高科技農業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不斷創新,朝創新型國家前列邁進。同時,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也需要進行創新。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需要堅持創新,建設科技強國
2、“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進行創新
——要面向經濟主戰場進行創新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進行創新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進行創新
三、最新科技進展與中國科技創新的“痛點”
1、科技發展日新月異
——中美貿易戰與美國對中國重點科技領域的封鎖
——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
2、“新基建”七大領域:人工智能、5G、大數據中心、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新能源充電樁、城軌與城鐵
3、工業4.0與智能制造
4、5G與未來生活:無人駕駛、智能家居等
5、區塊鏈與信用社會
6、中國的芯片之痛與破解
7、新能源汽車
8、綠色低碳生活
9、科技金融
10、軍事科技、軍民融合……
11、中國科技創新的“痛點”與破解
——基礎研究薄弱
——創新成果的轉化
——風險投資與科技創新
四、提升創新能力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1、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首要的是明晰主攻方向
2、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關鍵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3、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重點是抓好科技創新主體
五、十四五規劃中科技創新與產業投資機會分析
1、科技創新:構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
——在具體要點中,“十四五”規劃建議稿指出,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方面,要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1)半導體芯片:打破技術封鎖,實現自主可控
(2)人工智能:下一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
(3)大數據、云計算:算力提升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2、數字升級:推動產業體系全方位升級
——“十四五規劃”建議稿明確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全面推進“互聯網+”意味著數字經濟的邊界不斷向外延伸,數字經濟將在“十四五”期間發揮重要作用。
(1)生產端:數字化改造制造業
(2)消費端:數字化改變生活方式
——智能家居以住宅為主體,綜合利用物聯網、邊緣計算、人工智能、5G等技術,使家居設備具有集中管理、遠程控制、互聯互通、自主學習等功能,創造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目前已經歷以單品終端為主的智能家居互聯網時代,以多終端協作連接為主的智能家居移動互聯網時代和以家居體驗一體化為主的智能家居物聯網時代。
3、能源變革:推動能源清潔安全高效利用
(1)新能源:風電、光伏從補貼走入平價時代
(2)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浪潮加速推進
4、經濟安全:應對發展環境深刻復雜變化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確保國家經濟安全。加強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實現重要產業、基礎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等關鍵領域安全可控。實施產業競爭力調查和評價工程,增強產業體系抗沖擊能力。確保糧食安全,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維護水利、電力、供水、油氣、交通、通信、網絡、金融等重要基礎設施安全,提高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水平。維護金融安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確保生態安全,加強核安全監管,維護新型領域安全。構建海外利益保護和風險預警防范體系。
(1)能源安全:調整能源結構,構建現代能源體系
(2)糧食安全: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3)金融安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5、聚焦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將是十四五規劃的政策主線,可以重點關注科技創新領域的半導體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行業,數字升級領域的機械、家電等制造業與可選消費行業,能源變革領域的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和經濟安全領域的能源安全、糧食安全、金融安全等方面的市場投資機會。
六、國有企業/科技企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向科技創新要生產力要效益
1、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科技創新要生產力要效益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